2)第二百八十章 京津两地_国潮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抓不住老天给的穿越大礼包,只能留下无奈、痛苦和懊恼。

  张士慧也是这样。

  多亏遇见了宁卫民,他才得以摆脱深陷泥潭的处境,走上了康庄大路。

  要不然,别说成为先富起来的人,别无遗憾的娶媳妇成家了。

  搞不好欠一屁股债,跑到花城做殊死一搏,还未必能回得来呢。

  同样的,米晓冉能先遇到赵汉宇,再结识汪大东,还受到邀请陪同他们走上这么一趟,那也得说是运气。

  因为别看就几天的工夫,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已经足够米晓冉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他们的言行影响,产生灵魂的触动了。

  这即来自与汪大东和赵汉宇闲聊时,对西方社会方方面面的描述和介绍。

  也来自于他们带她领略到的西方先进国家的生活方式和富庶程度。

  更来自于他们办正经事时,一丝不苟的工作方式,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细致入微的评估方法,以及沉稳老练的交际技巧。

  这一切都统统让人大开眼界,让米晓冉看到了另一个尤为陌生,五光十色的新世界。

  而这种影响和启迪是潜移默化的。

  让米晓冉不知不觉中,就被汪大东的幽默、狡黠、机敏,以及闻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所折服。

  并且因此开始和国内的一切做对比,她无法不为共和国落后的面貌感到害臊,也无法不为自己过去坐井观天的无知感到自卑。

  于是对现代的、强大的西方世界,自然而然滋生了更多的仰慕和渴望。

  甚至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她很有点不甘心再浑浑噩噩的活着,不愿回到过去那样平淡的生活中。

  最关键的一次谈话是在返京的途中。

  当时他们一起来到餐车里去吃他们的晚餐。

  由于这趟车的软席乘客寥寥无几,所以餐车大部分餐桌都空着,只摆着花瓶和菜单,很适合聊天。

  他们要了一个辣子鸡丁,一个腌大虾,一个冷盘和酒。

  菜不算多,可三个人吃,已经富富有余。

  正是这个时候,汪大东举起酒杯号召大家,为了调查的圆满结束干杯。

  随后就宣布了最终决定,他愿意投资,在国内尝试开办一家西式快餐厅,而选择的城市是津门。

  “津门?为什么?为什么不是京城?”

  米晓冉听见就叫了起来,她真的感到奇怪极了。

  “您不是说京城的餐饮环境要比津门好嘛。津门可没有任何做西餐的条件,面包质量不厚,牛肉也不容易买到。甚至没有您喝的咖啡……”

  而赵汉宇也同样不解。

  “舅舅,京城可是首都啊,难道您忽略了这件事的意义?所有政令都出自京城,在京城办店才有可能覆盖全国。您过去不是一直强调经商要有战略性眼光吗?”

  “是的,你们说的都对。”

  汪大东点点头,不急不躁的说。“可搞餐饮是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