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崇祯再上朝_大明:我能翻阅华夏图书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朱由检正努力的和眼下大明大小官员讲解关于新式科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设高等教育。

  虽然一时半会不能够像后世那般,让教育这件事在短短数十年间在大明的土壤上瞬间生根发芽,但有个雏形,有个思路,起码后面的发展才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

  数个时辰的课程讲完,不仅仅是朱由检口干舌燥,就连下面听讲的大臣们也是如此。

  好不容易结束,朱由检将今天讲授的内容提前印刷成册,《大明新式科举及高等教育五年规划》就此出炉,其中详细规划了第一批建设的几所皇家直属的新式高等学府,不仅如此完整的健全了新式科举后通过考试的考生进入高等学府内学习的完整路径。

  将来的大明,想要出仕做官,那么最好的路子将不会是在江南的私塾内请老师学习,而是触类旁通,努力通过新式科举,进入大学学习之后,才能更好的为官。

  朱由检有信心,只要在官员的选拔任用上面,多多的提到大学的重要性。

  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新式科举相较于旧制的优越。

  而对于大明最重要的一点改变就是,这不仅仅能够培养更加适合朱由检未来规划的人才,更加能够解决眼下流传已久的学阀作风。

  什么是学阀?

  就是我能学,你不能学,你能学,我能学到的比你更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在万历帝时期会出现东林党与齐楚浙党不断纠葛的党争的关键点所在。

  那就是来源在哪?

  你来自哪?

  你全部都来自江南,都来自南方,虽然你都在京师做官,可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为江南老家,为自己谋私利。

  为党争贡献力量的同时,不就是在削弱皇权吗?

  当然,齐楚浙党在后来的党争之中输得彻底。

  东林党早都被朱由检上台就给砍了脖子,现在那些家伙还在诏狱内每天消费呢。

  要不是家底够厚,家族接济,估计早都饿死在里面了。

  为何朱由检不对他们动手?

  因为眼下拥皇党的势力还是太弱。

  作为皇帝,如果看待臣子不爽,就算你把他发配边疆,把他打入诏狱,就算把他充入边军让他去辽东杀敌报国这都没问题。

  毕竟作为君主,这些都是你的权利。

  但唯独不可以一言不合就杀人,大明这种皇帝太多了,朱由检虽然知道,这东林党内部早已迂腐不堪,可手里捏着这些家伙一时半会就是动不了。

  大明不可以没有官员,就算他朱由检有再大的本事,有再多的知识。

  他还是需要人去治理国家,哪怕这个人是个混蛋,但如果他不鱼肉百姓,或者说能够造福乡里。

  那么朱由检其实都愿意为他戴一顶好官的帽子。

  所以他还在等,还在等。

  等什么时候这天底下没了官员也能转的动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