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55章 ,新学振奋_大明镇海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掌握的知识更多,也更丰富,很多时候新学的学子也是看不起旧学的那些学子。

  因为他们除了儒家的四书五经之外,往往对于其它的东西知道的很少。

  并且旧学的科考难度极大,能够考上的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的旧学学子连个举人都是考不上的。

  这也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旧学学子是只能够靠家里供养,而新学的学子往往都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不仅仅养活自己,还可以养家糊口。

  新学的学子也是经常鄙视旧学的学子,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等等。

  双方之间互相的嘲讽,互相的看不起。

  不过终究来说新学还是要差一些的,其中的关键就是因为新学的学子无法再朝堂之上为官,没有旧学学子的身份和地位。

  这大明社会的从上至下对于旧学学子的身份地位还是比较认可的。

  比如大明的有钱人往往嫁女儿还是比较愿意嫁给那些读旧学的书生,因为不仅仅是这些书生的家庭背景多半可能是书香门第,而且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一天可以考上为官。

  说到底官在东方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是非常有地位的。

  至于新学的学子,虽然也读书了,但毕竟无法做官,即便是搞研究什么的在这个时代看来,那也是好像不入流的,有点脏,累什么的,不如官老爷高高在上的坐着舒舒服服。

  更何况当官就有权,这没权的平头老百姓如何能够相比的?

  总的来说还是旧学的学子要比新学的学子身份更高,即便是他们当中大部分的人都考不上功名,但身份和地位依然还是有的。

  现在天子设置大明皇家科学院,这是对新学的认可和鼓励支持,新学的学子自然是非常的振奋。

  这虽然每年才只有30个名额入选,入选了身份也就是举人的身份,但对于新学的人来说,这已经是极大的鼓舞了。

  要知道以前的时候,纵然是在牛的新学教授,科学家,那也是没有什么身份地位的,除了少数一些因为突出的贡献被赐予爵位的,其他人都是上不了朝廷的。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

  设置了大明皇家科学院,每年评选新增院士,这形成定制,这是身份和地位的确立,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天子和朝廷肯定了他们这些新学的地位,贡献,给予待遇和奖励。

  相比起以前来,这就是巨大的进步了。

  消息在飞速的传播,新学的人一个个兴奋无比,同时也是开始热烈的讨论起大明皇家科学院第一次院士评选以及科技进步奖的评选。

  谁有资格成为大明第一批科学院院士,谁又有资格获得这个科技进步奖,这可是大事,大家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这发现青霉素的张行健肯定是要入选的,这大明皇家理工学院里面的校长,教授什么的,有好几个人也是有资格入选的。

  还有发现万有引力的物理学家也肯定是要入选的,发明内燃机的工程师也可以入选,还有电磁领域有不少的教授科学家也三可以入选的。

  还有大明理工学院,大明医学院,京城机械学院里面也是有不少的教授科学家都有资格入选。

  这大家随便的一讨论,这人数就很多了。

  PS:求票票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