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5章 南察风波(廿八)冲阵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数据来源于《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1世纪-17世纪中叶)》,作者王龙耿,沈斌华。

  这么说来,蒙古总人口也不过两百万,其中土默特和鄂尔多斯、青海土默特就占去了一半以上,察哈尔及东部附庸只占四成左右。而这四成里头,直属于察哈尔汗庭的又只有一半略多,大致不过五十万人上下。

  五十万左右的总人口,察哈尔能在战时拉出六到八万大军,这已经是典型的蒙古特色了,还要继续拉出更多人马的话,那就真的只能连老弱妇孺都跨马扬刀。

  这样的实力,如何能去和大明打一比一的交换比?这不是自寻死路是什么?

  但布日哈图早已和他说明白了其中道理,这一仗如果不打,明军将来只会越来越不好对付,不仅明军精锐都会习得刺刀阵这一克制蒙古骑兵的战术,连寻常军队都会这般发展。到了那个时候,蒙古还凭什么和大明相争?早些称臣纳贡得了。

  说实话,如果只是称臣纳贡,图们也不是不能考虑。即便他是“大元皇帝”,可这个皇位早已成了个象征性的名号,蒙古人内部都已经久不使用,而只以“蒙古大汗”相称。

  蒙古大汗虽然也是一国之君,但中国为“天朝”的这种思想,作为曾经统治过中原七十年的蒙古人,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也有,因此蒙古大汗给中原皇帝称臣虽然面子上有点难看,却也不是不能接受。

  然而,布日哈图认为情况正在发生改变,蒙古相对于大明如果一直呈现出持续衰落的局面,将来大明未必不会直接将蒙古收入囊中。

  布日哈图用来说服图们的例子,便是大明重修大宁城。大宁城在大明早期便是专门用来控扼蒙古的一座城池,后来因为大明内部爆发靖难之役以及后续的动荡,这才最终被放弃。

  如今,明人夺回并重修大宁城,其中含义还有什么好说?无非是要彻底控制蒙古罢了。换句话说,蒙古人再不想办法抵抗,将来连“蒙古大汗”都不会有,说不定……将来大明朝廷之中会出现“蒙古总督”、“蒙古巡抚”之类的职务,正如云南巡抚一般。

  这个前景让图们不寒而栗,他不敢想象成吉思汗的子孙不仅丢了中原,甚至还会丢掉蒙古老家,只能匍匐在朱元璋的子孙面前自称臣属——虽然把汉那吉已经这么做了。

  图们的信心并不充足,但不管如何,他作为蒙古大汗都不得不一试。倘若今次之战真的能打破刺刀阵以步制骑的神话,说不定明人内部真的会产生巨大的分歧,让蒙古再次喘过气来。

  想到此处,图们不再多言,只是目光中多了一丝忧虑。

  前线的作战仍在继续,蒙古骑兵在布日哈图早前的誓师动员中早已知道自己所要面临的局面,也知道此战的重要性。虽然第一轮炮击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