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魔幻的变化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务,留存93万两上缴回部。

  这显然是典型的能臣干吏,然而那时候的朝堂容不下这种实学派残党,那些想借此捞一把的贪腐势力更加不能容忍,最终贺郎中被污蔑陷害罢官离京,后来郁郁而终,令人扼腕。

  乾清宫和坤宁宫的重建因为贺胜瑞的卓越才能而顺利完成,但三大殿的重建却最终演变成一场财政灾难,甚至可以看做是敲响了大明的丧钟。

  三大殿再次起火的万历二十五年实属多事之秋。这一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拒绝受封,日本军亦未撤离釜山回国,日将清正统战船二百艘驻扎张营,并同时调动各路人马,准备重新夺回归还朝鲜的战略要地和都市。

  正月二十五,朝鲜再一次遣使向大明求援。二月初五,大明朝廷遂召集各官议论朝鲜战局的形势,分析日军的动向。

  十一日,再议援朝事宜,决定调宣府、大同和蓟、辽军队七千人,募浙兵三千七百人,并诏令朝鲜设立海防司道官。

  十五日,任命原延绥总兵官、都督同知麻贵为备倭总兵官,统帅南北诸军,出师朝鲜,征剿日本侵略军。

  三月十五,升山东布政司右参政杨镐为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

  不止是朝鲜乱局再生,这一年播州的杨应龙也出尔反尔,引苗兵攻入四川贵州和湖广;朝堂之上,刑部右侍郎谢杰直谏朱翊钧“节用不如初,勤政不如初”,刑部左侍郎吕坤更是直言朝廷摊派过重,民不聊生。

  在这种艰难局面下,已经变得将和文官集团斗争作为战略目标的朱翊钧不仅不肯退让,反倒愤而决定重启三大殿的建设。

  此时的大明财政,皇室费用、官俸支出、军费糜耗等日常开支已相当庞大,如何筹措三大殿的巨额修建费用,成了一桩难事。最终还是万历拍板,“迨两宫三殿灾,营建费不赀,始开矿增税”,最简单的表述就是:增税。

  中国宫殿的大跨度木质结构,对名贵木材需求量很大,尤其是金丝楠木。这种珍贵木材出产于大明西南的深山老林,开采和运输成本极高。朝廷购置金丝楠木的费用,被摊派到地方,各地不得不加赋一年来凑钱。

  而大明特有的皇木采办体系则更是贪腐严重,奉旨太监在地方上吃拿卡要,各省叫苦不迭。[注:前两年看其他书的时候有人议论说金丝楠木只做棺材,此说大谬,真是随便百度一下都不肯,却偏要胡说八道。]

  朱翊钧的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财政恶果:户部官员韩光祜上书,弹劾监工太监陈永寿勒索物料,“指一倍百”,导致三大殿光木料成本就高达930万两白银,比嘉靖朝修三大殿高了数百万两。

  最终这三大殿的修建,一直到万历的孙子,那个著名的木匠天启皇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