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2章 宫里宫外(九)原来如此!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轻,不能因为暂时没有嫡子便急于册立,否则一旦在册立太子之后,皇后娘娘又生下皇嫡子,事情就变得尴尬而且棘手了。

  在当时来看,这三派论调无论是更偏向于何种考虑,其实都有各自的道理,也因此把整件事僵住了,由此国本一事便迟迟悬而难决,直至如今。”

  他说到这里,感慨地叹了口气,然后才又接着道:“好在后来皇后休养数年,又接连产下两位公主,证明凤体无恙,这才勉强让外廷臣僚多少放心了一些,也就没有再过分催逼皇上册立……

  不过,国本毕竟是天下大事。诸位阁僚都知道,之所以‘胡无百年之运’,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稳定的继承制度,我大明堂堂中国,岂能也让国本空置久悬?”

  众人听到此处,都各自点头认可,尤其是王家屏对“胡无百年之运”的解读,阁老们无不有着统一的认识。

  游牧民族并不是没有形成过“大帝国”,匈奴、突厥、蒙古等等,哪一个又不曾强横一时呢?既然强大,那为什么这种游牧帝国的国运多不过百年?

  因为即便联合起来的草原帝国,人口也远远少于中原。他们维持自身强大的唯一法宝就是军事战斗力。而这就需要部落首领具有强大的征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服众。

  于是,草原部落选举的首领必须是成年男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权的稳定性。草原王朝的继承制度多是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继,就是因为同辈兄弟的年龄差更小,兄终弟及能够更好的保障继位首领的战斗力和个人能力。

  毕竟,靠军事能力维持统一的草原部落,当然无法依靠小孩子来治理整个社会。

  大明建立,蒙古北逃之后,虽然最后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达延汗是冲年继位,但当时能够稳定的局面的原因却是因为他的妻子满都海——满都海比达延汗大了二十五岁(一说15岁,有争议),论辈分甚至是达延汗的叔祖母。

  于是就出现了蒙古史料中让后世人不知该笑还是该竖大拇指的一些记载,例如满都海皇后经常率领骑兵,却只能把自己那位连路都还走不稳的丈夫绑在自己背上去骑马打仗,想想都觉得震撼。

  而这,其实就是游牧民族“国赖长君”的一种体现。

  无论如何,“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同辈人即便都身强体健,从即位开始算起,加起来的执政寿命也很难超过100年。而一旦同辈的成年男人都逝去,那么后面的继承权就往往会陷入很大的争议。

  因为,后辈的侄子往往有很多,而且到那时又都成年了。他们之间的争论就会让政权继承陷入混乱和分裂,从而给中原王朝反击带来可乘之机。

  回朔历史,中原王朝对草原的征服,往往也正是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