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4章:圣武三年,诸事皆顺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登基以后所发动的一切战争,都由杨侗本人和各位国公为主帅,他们的爵位已经登顶了,只能在虚职、武散官、武勋方面加以补充,但相对而言,这三种闲散之职远不如爵位名气大,待遇好,受人羡慕和向往的程度自然也不如大隋九爵高。

  其实在爵位方面,除了开国之初,开国皇帝为了拉拢人心,出现大奉送的情况之外,历朝历代皇帝对爵位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就拿史上的李唐王朝来说,要是没有赶上开国时期,你再有本事也不行。像岑文本只是一个子爵,欧阳询和阎立本只混了一个男爵;许敬宗本来也只是一个男爵,因为帮助武则天除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才好歹混上一个郡公;至于薛仁贵、程名振、梁建方这种屡立战功的盖世猛将,最后也只是一个郡公罢了。清朝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到头来都是侯爵而已。这些史上人物,能力都很出色,但想当国公,那真是太难了。

  也因此,杜伏威这个圣武帝册封的第二十六位国公让人十个羡慕眼红。但没办法,人家降隋以后的功劳的的确确摆在那里,甚至连钱粮物资都不用朝廷提供,受封为国公,也让人无话可说。唯一的污点是拥兵自立,和杨广时代的隋军干过架,不过他和别人不同的是,未曾打出什么国号,之前的一切官职,其实都是杨倓册封,而他也以隋臣自居,所以不能说他是一个纯粹的反王;再说了,大隋王朝的降将、降臣很多,他们自己的底子都不干净,哪有资格去说别人?

  而在隋魏一战中,杨侗除了歼灭李密,彻底收复中原、江淮地区之外,人才也收获不少。除了已经得到重用的邴元真,值得称道的就是徐世绩这个史上牛人了,这家伙才华有,还很圆滑,并不像房玄藻、王伯当、孙长乐等人那么死板,他在李密自刎身亡之后,便和邴元真、谢映登、程咬金等人一起将李密等人安葬,他也看得出来,大隋一统乃是无法更改的的趋势,天下十三州,大隋王朝完整的占有了九州,古益州的汉中归朝廷所有;荆州二十二郡,李唐只有四个郡,还朝不保夕,荆州一统指日可待,扬州除了永嘉和建安二郡归孟海公所有,余者尽归大隋,目前来说,只有交州尚未有朝廷势力存在,天下十分,大隋独占八九,乃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治下人口数千万,而且民心稳固。只要杨侗不犯傻、不瞎搞,没有人再跟大隋抗衡。

  徐世绩不想拿一家老小和义兄单雄信的子女去逆天改势,所以他正式接受朝廷任命,去南方辅助张镇周作战。

  跟徐世绩怀着一样想法的还有很多人,他们在李密活着的时候,哪怕再艰难也不离不弃、尽忠职守,可谓是仁至义尽了,接下来自该为自己考虑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