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4章 度日如年的房玄龄和安修仁_满唐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这种话?

  所有掌权了的,以及即将掌权的,都只会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必我族类。

  所有的贵族们,所有的士族,都只会考虑周边还有那个邻居没有征服,征服下以后自己能分到多少土地、多少钱财、多少奴隶。

  所有人,都只会担心邻居家的地不够多、钱财不够多、奴隶不够多。

  而不是担心自己家人不堪重赋,不够压榨。

  所以,团结起来一起往外看,才是兴国的根本,只盯着国内,只会窝里斗,不会有好下场。

  每次碰到这种事的时候李元吉都会想,这也许就是上天套在汉人身上的一道枷锁,而这一道枷锁不是用来保护汉人的,而是用来约束汉人的。

  它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约束住汉人,不让汉人这头猛虎出去吃其他的动物,其作用就是给其他动物一条活路。

  毕竟,在清以前的数千年里,汉人的方方面面都处在世界的顶端,一旦汉人走出了中原,并且将目光落在中原以外所有地方,对中原以外的一切生出了觊觎心,那其他国邦、其他民族,很有可能会从地球上彻底的消失。

  有人或许会说,在科技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在交通没有达到近现代的标准之前,汉人即便是走出去了,也遍及不了全球,更征服不了全球。

  那你就错了。

  在炎帝黄帝时期,汉人在中原所占据的地方也只是一隅而已。

  汉人是通过不断的兼并、消化,最终才征服中原的。

  而最早的时候,兼并和消化的方式就是将重臣,亦或者王族分封出去,让他们在各个地方立国,以他们各自为主体,在各个地方扎根、繁衍、发展。

  当各个地方的人在习俗、文化等各个方面高度相似、或者近乎统一的时候,那么这些地方就成了汉家的一隅,中原的一疆。

  后来者只需要在这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完成统一和融合,那么便可以将这些地方彻底的变成中原一隅。

  中原就是这么形成的。

  而在疆域达到了一定的界限,现有的交通已经无法满足统治所需的时候,新的交通方式,会应运而生。

  比如秦之驰道。

  如果新的交通方式迟迟没有应运而生的话,那么新的统治方式也会出现。

  比如忽必烈分封的四大汗国。

  所以,汉人能不能遍及全球,征服世界,问题不在科技上,也不在交通上,而是在思想上。

  如果打破了思想上的这个禁锢,让汉人走出去,那么汉人有的是办法遍及全球、征服世界。

  无论是效仿虞夏商周的分封方式去慢慢的消化融合,还是效仿元朝建立一个个独特的政体去统治这些地方,都可以帮助汉人遍及全球、征服世界。

  如果这两种办法没办法满足汉人所需的话,自有掌权者或者大贤会想出新的办法。

  中原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史上,统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