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章 两极反转_大明总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外面,那本官总不能拦住陶公子尽孝吧?让陶公子在外面跪着便是,就当没看见。”

  詹瀚巴不得这事情闹得越大越好,甚至还派人放了信出去,今日入刑部当差的官吏,皆自后门入,刑部衙署一整日没有开门,反而迎合了百姓的猜想。

  这得是多大的后台,竟是压得刑部衙门都不敢开门!

  就在詹瀚坐在值房吃茶时,东宫的一名小太监径自冲进了刑部大牢,直接将宿醉未醒的张居正给唤醒了。

  “张侍讲,您快些入宫吧,出大事了。”

  原本呼呼大睡的张居正屁股上好似装了弹簧一般,直接原地弹了起来。

  “何事?”

  那小太监直接开口道:“昨夜不知是谁在京中散了传单,陶师贤长子陶大临正在刑部外跪请呢,朝廷若是再不出手,民怨怕是要起来了。”

  那太监随手取出了传单直接递给了宁玦跟张居正。

  二人看过一眼之后脸色骤变,张居正看着那张有些熟悉的传单忍不住笑道:“宁兄,这陶家学的还挺快呢。”

  坐在一旁的宁玦眉头却是一蹙。

  “替父伸冤是假,此举更多的还是试探一下百姓的反应吧。”

  张居正却是摇了摇头。

  “试探是真,只不过恐怕试探的不是百姓,先前京营之中已然流传过宁兄的口供,不少军士应当知晓此事,但此事却依旧能传扬的如此之大,恐怕是京中不止三两人不想看到朝廷变法啊。”

  大明并不是人人不识字,百姓们捡到传单,也只是会去找识字之人询问事由。

  想让百姓知道什么,不想让百姓知道什么,全看识字之人的立场,这些识字之人,又多是颇有家资之人。

  他们绝大多数是旧法的既得利益者。

  先前的口供也好,传单也好,他们并没有觉得那些事情跟自己有多大的关系。

  而当朝廷说出那句“变法”之后,事情就不一样了。

  甭管朝廷说的怎么天花乱坠,说到底任何变法都是要逼着这群人出血,现在又有陶大临带头这么一闹,他们自然便带着话语权站到了陶大临的那边。

  朝廷的新法再好,说到底终究也是跟百姓中间隔了一层“士”。

  这些“士”的心里也是分外的清楚。

  什么祖宗家法不可违,归根究底不过就是一个孝字,只要抓住了这杆“孝”字大旗,一切皆有可为。

  经张居正这么一说,宁玦这才察觉到陶大临的真实目的。

  说罢,张居正便大义凛然的继续道:“宁兄放心,此事由张某出面黜陟,定还宁兄之清白。”

  “叔大有甚办法?接着去印吗?京中士人怕是再也不会像以前那般配合你我了。”

  张居正牙关一咬,拱手道:“起码也要待张某跟太子商议过后再从长计议吧,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试一试。”

  看着张居正离去的背影,宁玦却是分外平淡。

  犯得着那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