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东南西北_大明总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闹,等到真的闹得石破天惊了,自然就好收拾了。”

  张居正却是咬着牙蹙眉低声道:“肃卿!”

  “这内帑之财权,尚未划归阁部,这些先生就敢如此行事,这帮行商便敢如此恣肆,若是真的依克终所言,将内帑财源归了户部,外朝会出一个何等狼心狗肺之徒,你敢想吗?”

  “可你我也在外朝啊!”高拱有些激动的看着张居正道:“收了内帑之权,你我将来岂不更少掣肘?”

  张居正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高拱。

  嘴巴张了张却是无以言对。

  高拱却仍继续开口道:“我岁数大了,在我之后,还有你与克终,太子,这般一来,我大明五十年太平,能有了吧?”

  “江南这些时日的变化,你也看到了,新粮已然找到了,每年所产之棉布何止数倍于往昔。”

  “假以五十年,这大明会富庶成何等模样,叔大可想过?”

  张居正有些迟疑的低头道:“可万一若是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呢?这条路代价太重了,那是卿卿性命啊。”

  “代价,代价,口口声声都是代价,最后事办成了,百姓安泰了不就得了?顾那么多代价作甚?”高拱有些恨铁不成钢的一拂衣袖,径自走出守备厅。

  张居正看着拂袖离去的高拱不由得轻叹了口气。

  “肃卿啊肃卿,即便如你所言,可大明有两京一十三省,这江南一隅就算捅破了这顽石,当真就能惊得了天吗?你总得先帮着遮掩啊。”

  金陵城中所有人都在抱着自己的目的,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未有前例可循的“民变”中来。

  包括百官,但却又不仅仅局限于百官。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永远会为自己的行为去寻找合理性与正当性。

  金陵街头,各种唱报馆中也出现了大量从未有过的“异端邪说”,他们靠着赋予饥民行为“正当性”以传播自己的学说思想。

  他们中有野心家,也有理想主义者。

  “昔六韬有云,夫天下者非ー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

  “自古江南便乃鱼米之乡,今天下皆不患无粮,独我江南一隅缺粮,盘剥者谁也?”

  “……”

  唱报馆内传出的每一个字都钻到了馆外的一辆马车中。

  只不过那辆马车没有分毫的停留,径自奔向南京大理寺的大牢而去。

  ——

  (这一段建议搭配彩蛋章。)

  一场大火烧光了南京北镇抚司与南京诏狱,那日太平码头酒楼之上擒回的力工也被全数押入了刑部大牢中,只有宁玦一人被关在大理寺大牢之中。

  无论如何,宁玦终究是“举事”时被擒的,如何黜陟都需要上报天子。

  不多时,朱载壡便从大理寺见到了宁玦,不知如何开口的朱载壡只是开口道:“这牢房倒是挺干净。”

  朱希忠赶忙道:“克终自入狱以来,日夜反省,已见大改,殿下……”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