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84章 看我不封侯!_锦衣夜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部越来越强大,兀良哈三卫在经济上受制于女真,不得不与女真建立更密切的联系,双方反而结成了同进同退的同党,更加尾大不掉了。

  经济制裁的目的本是想“绝市便可坐困,使之货绝、人饥,甚至不战而服”,结果却加深了彼此的矛盾,促成了各个潜在敌人的联盟,因而入寇的战争也不时生,结果到了成化年间,为了收三卫民心,散女真之党,明廷不得不重开互市,渐趋激化的矛盾顿时缓和下来,女真人和蒙古人的关系也不复那般紧密了。

  夏浔并不了解这些详情,他只是在努力地利用经济互利的手段想要消除对立,促进融合,无意中却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历史本来政策的失败,证明了他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尽管它的见效缓慢,却是一劳永逸的。

  本来历史上,终明一朝,兀良哈三卫时叛时附,其实就是挣扎在两大势力间的摇摆,当某一方更强大时,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就不能不做出一定的妥协,实际上他们还是附庸于明朝的时段多一些。

  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当时不是读力的政权,而是大明统治下的部落,东北之建州、毛怜、女直等卫,西北的朵颜、福余、泰宁等卫都是归附于大明,并由大明设置于当地,治理地方、阻挡外敌的。

  在依照大明的指挥参与的一些战役中,他们的部族包括部族领,也先后有大批将士战死沙场,为大明捐躯,结果大明统治了两百年,没有把他们融合、没有让他们把自己当成大明的人,反而越来越走向对立,岂不是自己的民族政策存在着重大问题?

  始终把他们当成一个潜在的敌人、压制、排挤、削弱、挑唆他们内斗,其实是在玩火,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保证一时的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上,可他们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残杀游戏中,也在不断地壮大,一俟朝廷趋弱,或者内部出了问题,他们不反噬才是见了鬼了。

  汉人对自己的朝廷都有“君视臣为草芥,则臣视君为仇寇”的想法,何况始终被你当成外人的人?

  堵,不如疏;夏浔治“水”,走得是另一条路。

  于是,他派人来了,没想到阿鲁台与他不谋而合,也打起了兀良哈三卫的主意。

  张熙童低声道:“公公,看来阿鲁台与兀良哈三卫早有往来啊!”

  亦失哈道:“幸亏部堂大人棋先一着,如若不然,他们投靠阿鲁台,于部堂经略辽东的大计,必然大有损害。”

  丁宇道:“公公,张大人,阿鲁台派了自己的儿子来,显见是对兀良哈三卫甚为重视,也不知他提出了甚么条件,万一索南鼠两端……”

  亦失哈没读过书,人情世故却比谁都看得明白,他冷笑一声道:“你放心,兀良哈三卫顶多是收了人家好处,暗中扯扯咱的后腿。他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