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章 第五章_大明顽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起来。

  弘治帝尤其喜欢养鸟,当年他幼时被宫女太监们藏在夹巷中养大,小黑屋不见天日,大家都是偷偷摸摸地送点吃的给他,生怕被万贵妃发现。从小在孤寂黑暗中长大的孩子,那时唯一的朋友就是一只小鸟,饥寒交迫都不忘与它分享那点残羹冷炙,可等他与父皇相认成为太子后,昔日的小鸟却已消失无踪。

  朱厚照原本还打算驯养这对白鹤,给父皇做寿礼,取个仙鹤延年的好兆头。

  结果却被傅瀚一通怒骂,指着他奢侈贪玩,浪费粮食,挥霍百姓血汗,消耗民力,铺张浪费……

  弘治帝自是虚怀纳谏,取消了各地进献“祥瑞”动物的习俗,放生了园中鸟兽,还自罚削减衣食开支,连带着皇后和太子的开支也跟着减了三成。

  当年的朱厚照对此气得一蹦三尺高,自此拒绝上傅瀚的礼学课程,故意气跑了这位老师不说,还在继位后大修豹房,简直就是大写的叛逆期中二行为。

  现在回头想想都有点羞耻感……朱厚照甩甩头,那是过去的他,不是现在的他,反正从现在开始,他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就算现在不能去围观唐伯虎考解元,明年也可以在会试时见识一下这位大才子,替父皇和自己洗白一回。

  “听说南直隶人才辈出,下月乡试秋闱,一定很热闹吧!”

  傅瀚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说道:“左春坊左允中杨侍读,正好主持今年的顺天乡试,待他回来,殿下可以亲自问他。”

  “啊对呀,我怎么忘了杨侍读!”

  他一提杨廷和,朱厚照立刻来了精神,“杨侍读家中那位神童,傅侍郎可曾见过?”

  傅瀚一怔,警惕地看着他,“殿下是听何人说起杨侍读家的神童?民间传言多有夸大之词,殿下不可妄信谣言。”

  “知道,不信谣不传谣,我就是随便问问罢了,又不是要他进宫来与孤伴读。”

  不就是怕我带坏了别人家的神童吗?

  朱厚照看出傅瀚心思,也懒得跟他计较,倒是真打起杨慎的主意来。

  当初他身边无人,阿谀奉承陪他玩耍的都是宫中太监内侍,自然是千依百顺,奉上各种好玩的奇珍异宝,陪着他玩骑马打仗,逃课逃的那叫一个溜,压根就没找伴读什么事。

  如今他一回来就把刘瑾给送回内监养老,其余那些陪玩的太监也都没敢凑上来,他想要做点正事,手里没点人可不行。

  宫中的人都是父皇的手下,做什么都会禀报父皇,而他现在只有六岁半,就算满了七周岁,也不可能出了紫禁城的大门,想要了解外面的人和事,就不得不招揽点自己的人手。

  这位大明三才子之首,如今才刚满十岁的小神童杨慎,荣幸地进入太子殿下之眼,成为第一目标。

  朱厚照眼珠一转,拿起一本《孝经》注解,递给傅瀚,一脸诚恳地求教。

  “傅侍郎,子曰,三年之丧为天下通丧,所以本朝官员虚为父母守制三年,不得婚娶科考,可宰予也曾说,君子若是三年都不讲礼义,必然忘了礼制,若是三年不演习乐礼,那肯定手生没法奏乐,为官守制三年,那回来会不会耽误政务,荒废时日,以致礼崩乐坏?”

  傅瀚听得肃然,半响,抚须颔首,说道:“太子此言甚是,可以为题也!”

  呵呵,没错,我就是想出题,不光出题,还要拦住杨家父子明年返乡守制三年,错过唐伯虎的大事件呢!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