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事无大小,贤者自知_大明:人在洪武,朝九晚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百姓们窃窃私语,的确觉得随地解手这事,的确可大可小。

  “大人这般规定,肯定有您的道理,不过我等确实不懂。”

  “还请大人明言,我等愚昧,不知为何牵扯到军国大事!”

  “县令大人,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

  朱标见百姓们帮自己说话,嘴角不由地上挑。

  朱元璋老谋深算,则看向了另一个儿子朱棣。

  那最喜舞枪弄棒的朱四郎,同样陷入沉思。

  “哼,什么军国大事,我看分明是小题大做!”

  朱英娆正因大哥被抓,有些恼怒岳麟。

  “姊姊,师父是对的!”

  朱棣话音未落,就听到岳麟开口。

  “本官问各位一句,可知行军过程之中,若是如这位公子所言,人有三急,会不会让你随时解决?”

  此言一出,倒是令朱标难以回答。

  他被当做皇帝接班人,又岂会去注意军中这等小事?

  朱元璋目露精光,“没想到岳麟连这等小事都通晓!看来此人,不仅通晓文治,也不乏武功!”

  朱标则摆手道:“人有三急,人之常情!即便是领兵出征的将军,总不能放任士兵被尿憋死吧!”

  百姓们纷纷点头,更有甚者直言道:“我等前去服徭役,也能随时解决三急呢!”

  岳麟并不恼怒,微笑道:“那是你们不在战场上!如若像这位公子那般松懈,留下的那些个痕迹,便会军队行踪!”

  “更有甚者,擅长行伍的将军,能从排泄物的数量,得知军队的人数多少。”

  “以及军队粮草是否充盈!这等军事机密,公子还敢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百姓们目瞪口呆,谁能想到大小解,都能隐藏着军事情报?

  朱标更是茫然回头,看向身经百战的父皇。

  朱元璋则是默默点头,示意儿子,岳麟所说非虚。

  “那你倒是告诉我,如若行军途中,实在憋不住了,该如何解决?”

  朱标不悦道:“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这般行径,士兵也未必会心服口服!若我是领军大将,定会让士兵及时解决!”

  岳麟不急不恼,笑道:“公子可知,若是你这般行径,更会滋生逃兵与细作!”

  “无规矩不成方圆,行军最是注意阵型!”

  “你让士兵随意小解,岂不正好给了细作们传递情报的机会,以及逃兵离开的绝佳时机?”

  身为大明太子爷,一直都是两指只沾阳春水,从未理会过下里巴人。

  儒家经典,圣人学说,让朱标难以想象,随地大小解竟然能事关军国大事!

  呼……

  朱元璋紧张万分,他知道儿子自幼优秀,更不需要去懂那些个行军之事。

  他担心的是,朱标会因为面子问题,去亮明身份,亦或是训斥岳麟!

  像岳麟这样的人才,要心甘情愿为朝廷所用,就要给予充分的尊重。

  “某,受教了!”

  朱标躬身行礼,“县令大人,所言甚是!事无大小,贤者自知!”

  看到朱标这般态度,朱元璋当即露出欣慰笑容。

  太子,有长者之风!

  “公子自谦。”

  岳麟起身,上前扶起朱标,笑道:“宰相起于州郡,猛卒起于行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子若想有真知灼见,还要多去历练才是。”

  “正好本县缺个师爷,我看公子一表人才,不如……”

  朱元璋:“?”

  朱标:“?”

  朱棣:“?”

  朱英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