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章 放逐的深渊(2)_军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绵着,这时,钰锁的儿时记忆才被火热的劳动场景所放逐。

  童年便有的反抗之情,如今更加强烈。他并非讨厌表哥姚定发,而确是心有所属。

  “……钰锁,我们连这次承担了通讯架空明线施工,已经发展到横穿腾沙漠阶段。我们比太阳起得更早,踏过绿地的边缘,踩过枯死的红柳,最终来到腾沙漠这个冷酷的不毛之地,所有的生命都在这无比强烈无比耀眼的强光里,奄奄一息……”

  钰锁心里流淌着传龙信里的字句,她在机器轰鸣的噪音中,独拥自己的世界。传龙信里的描写像一排排粗纱,而经过她的接头、清洁,早已丰富成一锭锭细纱般缠缠绕绕的故事。

  广袤、恐怖、艰险、荒凉是腾沙漠真实的面孔;白天酷热、早晚奇寒、缺水、风暴是腾沙漠无法掩饰的本性。

  指导员宋大鸣指挥每两人一组、每组抬着一根两百多斤重、用柏油煮沸过的红木电线杆,脚踏着苦难与辉煌共同燃烧的土地,近百人的连队,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形成了一个奋进的群体。

  太阳如熊熊烈火炽烤着,烤得红木上的柏油散发出一阵阵恶臭。烤化了的柏油顺着胡传龙的前胸后背流淌,黏得心口的肌肉发疼,他一抹脸上的汗水,脱下的衣服黏上了一块皮肉,撕破的衣服碎块黏在身上,才发觉衣服与肌肉早就紧紧黏在一起。

  衣服是累赘,全体官兵索性一丝不挂裸露在烈日里劳作。近百人的连队,从头到脚,谁的身上也找不到指甲盖儿大小的无伤无油污的干净之处,全成了“非洲人”。他们的肌肉一次次被滚烫的柏油滴落下来,撕去一块块片,新伤旧痕,鲜红的血不时漫过漆黑的躯体,大家抓起一把黄沙撒在伤口上止血,苦笑一下继续投入工作,可笑容来不及绽开,嘴唇的干裂处已天女散花般鲜血四溅……

  大家都口干舌渴,喉咙干涸得几乎冒烟,可眼前只有无边无际的火热黄沙呈现的荒凉。

  宋大鸣的目光在这些早就焦头烂额,体无完肤的官兵们身上扫视着,李中华,付爱国,陆大勇,胡传龙……目光渐渐湿润。一个笑话一首军歌,就能激活一团气氛,就能让全连官兵们斗志昂扬。可是这样干涸的环境,大家没力气喊,更不适宜歌唱。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宋大鸣说。

  “玉蹲和尚刚进寺院时,每天早早起床出门化缘,几乎三两天就要跑烂一双草鞋,他的睡房里堆的烂草鞋渐渐码了半屋子……”

  三三两两的官兵,虽迷惑不解却耳目一新地走过来,蹲在宋大鸣身边,他渐渐被围成一个圆圈的中心。

  “这天早上,太阳升得老高了,玉蹲和尚赖在床上怎么也不愿意起来,他想我都这么辛苦了,为化缘跑烂了无数双草鞋,偶尔偷懒一下又何妨?

  寺院的住持不见玉蹲像平日那般早早出门,便上前去叩玉蹲睡房的门,交谈中明白了玉蹲的想法,便带他一起出门散步。

  主持先带玉蹲在一条光洁平坦的大道上走了一段路,然后说徒儿,我们所走过的路是否有脚印?玉蹲回头看去,他们所踏过的路面光洁如昔,没有留下一丝半毫的足迹。

  主持于是带着玉蹲来到山下的一条泥泞路上,二人在泥泞路上艰难地行走着,玉蹲正想抱怨,主持说你现在回头看看,我们的身后,是否有留下的脚印?玉蹲一回头,只见两行足迹,清清晰晰印在他们刚跋涉的路上。”

  全体官兵不以为然:“这就完了?这也叫故事?”

  “‘吃不了苦只一味行走在阳光的大道上,是留不下脚印体现不了价值的,人只有在泥泞中跋涉,才会留下奋斗的价值’,主持的话刚一说完,玉蹲就抱着化缘钵出发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