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1章 上上之策_大明第一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瞬间让朱元璋陷入沉思之中,显然是在思考此法是否有可行之处。

  所谓筑堤障河,筑堰障淮,逼淮注黄,其意思便是增筑高堰抬高淮河水位,用淮河的清水去冲刷黄河的浑水,避免泥沙淤积,保障运道。

  这个办法当然不是李洪所想出来的,此方法实则源自于明万历年间河督潘季驯所用的治理黄河的办法,在当时潘季驯动用大量工匠筑起了北起武家墩南至越城总长约将近三十五公里的长堰。

  只不过从当时来看,效果并不算太好,因潘季驯的治河方略只立足于排沙治标,而不懂拦沙治本,对黄河的治理始终局限在下游,因此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趋势。

  因此这兴师动众施行的措施,却只在初期见效,没有保持几年,反而让黄河泥沙在洪泽湖底不断淤积,湖床不断抬升,湖水升高,湖堤加高,使洪泽湖最终形成了一个“悬湖”,最高水位比下游地平线高出十几米。

  黄河没治好,反而又让洪泽湖西岸这等原本无水患侵扰之地,连年遭了水灾,而最重要的是,甚至于水患还将明朝祖陵给淹了……所以后来潘季驯的下场并不太好……

  而李洪此时将这个失败的治河方案给提出来,自然也是有他特殊的用意。

  潘季驯的治河之策虽然功亏一篑,但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低估了黄河这么多年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威力,以及高估了淮河水势的规格。

  但是单纯的‘束水攻沙’的计策其实十分合理,后世清朝的治水名臣靳辅继承潘季驯的思路,又一次彻底整修了河防。但靳辅除了继承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之外,还在黄河的入海口把疏浚作为辅助手段,人工开川字河,清理三年以上的淤沙。

  此法在历史上是已经证明过切实有效的,李洪详细的将束水攻沙以及人工开凿川字河的办法说与朱元璋听。

  而朱元璋虽然不精通于工事,但是他身为皇帝,还是事力亲为的那种,多少还是懂一些的,此时听来,自然是眼前一亮惊喜道:“此法甚妙,确实是比如今这一年加固一次堤坝的办法要好的多,可是……”

  惊喜过后,朱元璋却又皱起了眉头,他突然想到了一点,李洪提出的这个办法虽好,但只是听起来便知道,绝对是个大工程。

  肯定是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好不容易过上富裕日子的朱元璋此时却是又有些心疼起银子来了。

  李洪见状微微一笑,其实纵观明清两朝的治理黄河的经验,虽无人有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思想,清楚治理黄河最首要的便是阻止水土流失的情况下,单纯的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还有许多。

  但李洪之所以从这众多治河作业中选出这一套,自然也是有理由的,其原因便是这一套治理黄河之法,最耗费钱财……

  李洪可还没打消了想要让朱元璋开海的念头,既然这位代表着朱元璋的四爷觉得如今国库充盈,不需要开海来取利,那李洪就想办法给大明弄几个耗费银子的事情,等人穷的急了,这海自然也就开了。

  朱元璋有些犹豫的说道:“洪儿可还有什么其他计策,刚刚所言的法子,虽说精妙,但是毕竟太过耗费钱财……”

  而李洪则是直接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此法便是上上之策!”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