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8章 血腥的场面_大明第一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撤退!”

  这两个字,几乎是扩募察汗咬着牙,从嗓子眼里蹦出来的。

  潼关失守已经是成了定局,他也无法更改的结果,那他还在这里坚持个什么?

  还不如趁早离去。

  只是就在他刚刚说完这两个字的瞬间,杜格突然脸上一狞,贴身近前,说道:“既然如此,将军,那就对不住了!”

  扩募察汗见状,顿时大惊,喝问道:“你想要的做什么?”

  只是回答他的,却是杜格突然抽出来的长刀,随后便是眼前白光一闪,脖子上一阵清凉,再然后便消散了意识。

  而杜格则是捡起了扩募察汗的头颅,高声大喊:“贼首已诛,尔等速速投降,弃暗投明,或许可免一死!”

  “贼首已诛,尔等速速投降,弃暗投明,或许可免一死!”

  “贼首已诛,尔等速速投降,弃暗投明,或许可免一死!”

  杜格翻身上马,将扩募察汗的头颅顶在长枪上,到处呼喊,周围兵卒在看见扩募察汗的头颅时,自然是胆战心惊,仅剩下的那点反抗的心里也随之消失。

  当第一个人将手中兵刃扔到地上时,就好像是引发了什么连锁反应一般,越来越多的人扔掉手中武器,呆愣的站在原地。

  杜格如此果断的反叛,成个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杜格之所以如此做,也十分简单,他早就有反叛之心,倒也不是心向大明,而是趋利避害。

  他看的长远,在李思齐倒向北元而非大明的时候,他就心中担忧。

  毕竟一个是日落西山,而另一个则是朝气勃发,虽然杜格也猜到李思齐投靠北元是想要两相之间取一个平衡好维持现状。

  但是杜格却觉得李思齐这是在玩火,早晚有一天会引火**。

  而潼关的失守,自然是让杜格更加坚信自己的猜测,若是潼关还在,或许事情还真的会像李思齐所谋划的那样,接下来的时间依旧相安无事。

  但是潼关一没,陕西之地,便犹如明军的后花园一样,随时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拿下他一个李思齐,那岂不是犹如探囊取物。

  所以,在杜格看清楚大势不在,且扩募察汗也做出了弃关撤退的决定好,便好不犹豫的砍下了扩募察汗的头颅,这便是给他投明的投名状!

  这份眼光格局还有胆魄,杜格显然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只可惜历史上却名声不显。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若是杜格出身在凤阳县,也当个朱元章的老乡,现在不说比肩徐达、常遇春之流,但至少也能混成个冯胜之类的角色。

  重新跟着蓝玉进关的李洪,也是有些诧异的看着眼前捧着头颅,跪在自己面前的杜格。

  “你是李思齐的部下?”

  杜格也同样有些诧异,甚至于是震惊的看着李洪。

  虽然攻城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怎么出力,但是他也算是全程参与了李洪和扩募察汗的这场对决。

  原本杜格还以为,一个有胆色闯入陕西,迎击蒙古人给王保保送辎重的部队,又敢夺取潼关,还一度在和扩募察汗的守城交锋中占据上风的将领,绝对乃是明军中赫赫有名的大将。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切背后之人,竟然如此年轻,甚至于年轻的有些过分!

  “鄙人杜格,虽因受蒙蔽,在反贼李思齐麾下任职,但今日一见明军,便立刻见明心性,深知大义,所以弃暗投明,特将贼将扩募察汗头颅奉上,还请大人笑纳!”

  李洪似笑非笑的看着递过来的头颅,若是换成以前的李洪,看见这么血腥的场面,说不得早就要晕过去了,可是现在,他却已经能泰然处之,甚至于,还饶有兴趣的打量着杜格手中那颗鲜血淋漓,面相狰狞的头颅。

  一双眼睛瞪得老大,像是死不瞑目,又是充满着疑惑和愤怒。

  李洪甚至能想象到,面对突然反叛背刺自己的杜格时,扩募察汗那怨念滔天的心情。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