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费用、军火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将饭菜摆好。四菜一汤,有肉有蛋,都是舜乡堡牌的,还有白细馒头,热腾腾冒着热气。

  对现在的生活,妻子是满意的。看老妻高兴,钟荣也心下欣慰。二人相濡以沫,感情极深,当年自己一小吏,穷困潦倒,妻子不离不弃,钟荣心中是感激的。

  不过二人也不是没有矛盾,钟荣有一子一女,大女儿早己出嫁,夫家也是书吏,此时在怀来境内一屯堡任事。女儿精明,则在舜乡堡那边办了个养鸡场,后又开了牛场,收入不少,女高男低,这矛盾就出来了。

  女儿一直在娘亲这边念叨,让父亲行个方便,将自己丈夫调入财政司任职,不说身份,光说这奖金,就高了一截。

  钟荣也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跟民政司与镇抚司打声招呼,各方都会卖一个面子。虽说举贤不避亲,然而女婿平庸,并无多少出众之处,哪可随便调入重地,让人非议?

  他对妻子讲:“为夫能任财政司大使,是因为大将军念着旧情,并不说为夫多少出众。再说了,将军对我恩重如山,岂可以权谋私,让大将军失望?”

  妻子也明白这是正理,主从情分是最重要的,没有情分,以后就是公事公办,祸福难料。相公任大使,不知多少人眼红,盯着这个位子,只等自家男人出错呢。

  话虽如此,见女儿不悦,整日言父亲死板,心中没有女儿,不免有了心结。

  又谈起儿子,杨氏心下烦恼,儿子钟鼎今年十七岁,学识优异,是延庆冠山书院的廪膳生,一向是杨氏心中骄傲,然后这小子最近不知怎么了,整日言考功名没用,要弃笔从戎,进讲武堂深造。

  讲武堂杨氏也知道,是大将军专门教人怎么打仗的地方,儿子好好的读书,去学打仗做甚?读好书,不说将来考举人,中进士,接他爹的班也好啊,真想不通这孩子怎么想的。

  听老妻又念叨此事,钟荣放下筷子道:“进讲武堂也好,眼下大明光读书是不行的,何况东路军功为尊,别人想进,还进不了呢。”

  东路各将,幕府司各大员,还有优惠之处,就是子嗣可进入讲武堂学习,那是培养军官的地方,多少人挤满脑袋,要将自己儿子送入。

  杨氏叹气:“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是管不了他们了,儿大不由娘……唉,老爷你怎么不吃了?”

  钟荣记挂着要向大将军禀报司内事务,无心吃饭,草草吃了个馒头就走了,到了前院,车夫福伯过来道:“钟大使,可要备车?”

  钟荣道:“哦,福伯,不用。”

  又有田护卫过来,施礼道:“钟大使早。”

  钟荣道:“早,田护卫,今日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