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1章 攻山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吴三桂宁远军,马科山海军,唐通密云军,近五万的人马,潮水般的逼到了石门山脚下。最后滚滚大军,在当地一个称为大慕屯的地方停留下来。

  此时摆在大军前方,山岭起伏,地势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慢慢高起来。

  大军西侧前行数里,便是西石门,乳峰山与石门山相交处。此处山势比较陡峭,战车不可通行,易守难攻,但若攻下此地,大军便可顺着山后平缓的坡地,一直通到女儿河与小凌河相汇处。

  该处也是敌人重兵把守之地,激战时,旁边乳峰山的清军,同样可以过来援助。

  而石门山中部,有几处山岭坡地较为平缓,至于小凌河与石门山之间的河谷地,地势大多平缓,只是宽度不等,有时宽达数里,有时又不到一里。

  此时三镇大军后方中军处,马科,唐通,吴三桂几镇总兵,正在意气风发地对着一辆大车上的沙盘指指点点。

  这块沙盘,也是靖边军赠送的,沙盘确是好物,排兵布阵,彼此双方形势,皆是一目了然。各人再对王斗,对靖边军有想法,对这沙盘,都是爱不释手。

  这次大战,三镇除留守少部分兵力营中外,余者大部分拉出,此时各总兵身旁围绕的,尽是顶盔披甲,举止悍勇的各营将官。

  三镇攻打石门山,又肩负着渡河接应的重任,以宁远军的实力,还有吴三桂在蓟辽总督洪承畴心中地位,又有他背后强大的门阀背景,所以当仁不让,三镇总兵,皆以吴三桂为首。

  就见吴三桂指着沙盘款款而谈:“洪督方略,此次我三镇大军,马帅主攻石门山,唐帅攻河谷,末将则策应押阵。山岭难攻,此战关键,还是在东路的唐帅部,若能攻下水手营壕沟,唐帅的军队,就能迂回到石门山背后,与马帅一起,前后夹击包抄,如此,奴贼定败!”

  本来依洪承畴的方略布置,是由吴三桂攻打石门山,马科策应支援。

  不过今早议事时,马科不知吃错什么药,抢着要当先锋。看他立功心切,洪承畴也不好打击他的雄心士气,而且大军奋勇向前,也是他乐意看到的,便替换下了吴三桂,由马科担任攻山先锋。

  此时军略的安排,便是马科部,分兵二路,攻打石门山,唐通部在战车掩护下,一直沿着河谷行进,直到攻打到小凌河与百股河交汇处,也就是后世的百股大桥处,然后从背后,对石门山发起攻击,双方配合,夺下山岭。

  而且三镇大军攻占石门山后,立时在小凌河边立寨,挖掘壕沟,撘建浮桥等,为过河作准备。

  清军虽然在河边建了不少浮桥,到时肯定全烧了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