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借房_四合院:我是杜守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头早有了腹案,点着了烟道:“你要是今天拿钱,我连这房,带着所有家具和眼前这些东西一起给你,归拢齐算你三万。怎么样?”

  杜守义觉得这老头看过他的空间,怎么报价这么寸呢?但是他要这房有何用?几百块的东西,过户还麻烦的要死。

  在他想事情的时候,老头已经把户口本,房契取来了。杜守义看了看户主名:“金文顺”,还是个旗人。那就是爱新觉罗后裔了。

  “您这是私房?我再看看。”杜守义说着四下里看了看。

  另一侧的东耳房被用作小厨房。老头生活简单,里面东西不多。

  杜守义发现,这里的一个小盐罐看着像乾隆粉彩官窑的。这要是骗子可真是下了血本了,连细节都考虑得这么周到了?

  这里是京都‘贫民窟’,人多地小房破烂。木板土墙茅草顶的房子在这里还能见着,数量还不少。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情况,在这里还真不新鲜。

  这一片的居民在京都风评不太好。生活在这儿的小伙子结婚是个大难题,因为满京都的姑娘们对这里都闻之色变。

  别说姑娘,杜守义前世就听说过这儿,所以他现在心里真没什么谱。

  不过这儿也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存在大批量私房的地方。对,就是私房,私人产权房。有政=府发放的房契地契,可以自由买卖。

  在这儿,最便宜的一间房才十几块。像金文顺这处独门独院,高大敞亮的,在这附近都能算‘豪宅’了,但真要卖也就几百块。地段在这儿摆着,房价上不去。

  杜守义知道,这块地方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还存在着,直到京都大建设时才消失。

  要是十几年后的七十年代末,他肯定二话不说,直接拿下。哪怕空关二十年,等动迁也能发上一笔。

  但他初来乍到,也没好好研过历史。五年后的风波会刮成什么样?另有私房的会不会有危险?对于这些他都没把握,现在接盘这房就有些烫手了。

  户口本房契都在,这老头是骗子可能性迅速降低了。杜守义和他论起了价。

  最后谈下来的价格是两万九千八,东西全归杜守义,房子杜守义用着,但不过户。

  杜守义给立的是租房合同,用六千租老头这套空房二十年,从六二年直到八二年一月一号,这个价格属于顶格市场价了。

  杜守义也给自己留了个保障条款,‘如果金文顺在租期内没了,这房将自动过户给杜守义,余下的租金不论多少都抵充购房款。

  金文顺的遗产继承人要积极配合,办理相关过户手续,否则不但退还所有租房款,还得退一赔三。’

  为了防着被找后账,杜守义还在契约上写清楚了是‘空房’。他花的是租房的钱,可不是买家具古玩的钱。什么家具?见都没见着!

  他这么做太难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