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围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原本的历史上,郑成功率主力大军突袭江南,兵临南京城下,号称“二十万大军”,虽说除去了家属,伙夫和水手之外,战兵仍有五六万左右,但对于偌大的南京城而言,这点兵马甚至还不够围城。

  而郑成功最终也因为兵力不足,部署漏洞,错失时机等等问题,功败垂成,最后一次收复河山,重振华夏的可能也随着郑成功的兵败而彻底消亡。

  如今,孙可望的殿前军前中后三军云集,加上张煌言的水师,随军的辅兵,总兵力真的接近二十万,但也依旧没有围城攻打的计划。

  毕竟,南京城的政治意义虽然很大,但里面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早已经逃散,损兵折将攻下一座空城对于孙可望而言,太得不偿失了。

  这关内的仗还不知道有没有真的打完呢,手里有足够的兵马,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孙可望也不能看着清军占着这座意义重大的城池好几年,那对他的威望以及称帝计划而言,都是极其不利的,他必须想办法以较小的代价拿下城池。

  因此,孙可望不止没有围城,他还下令各部修筑工事的时候,务必做好整体规划,绝对不能把清军给直接堵死了,要是岳乐和洪承畴这些人看不到突围的希望,直接在城中守个三五年,那问题就大了。

  为了刺激岳乐和洪承畴率兵突围,孙可望甚至除了在南面的主力大营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以外,在其他地方,都是外松内紧的状态。

  特别是考虑到清军突围是为了北上,而北上又必须走水路,长江还没有跨江大桥,清军那支战斗力并不强的水师也绝对不是卢名臣和张煌言两部水师的对手,孙可望不仅没有下令在秦淮河上修石桥阻挡,还让卢名臣封锁江口的时候,一定要做出松散的样子。

  为了能让岳乐和洪承畴下定决心突围,孙可望可谓是“煞费苦心”了,骗李定国他都没有费那么大的劲。

  只能说,这座当今的天下第一城,实在是太大了,人口在鼎盛的时候超过百万不说,又被岳乐经营了一年多,城墙上的火炮便数不胜数,或许就算孙李联军,也需要打个三四年,还得是等城内粮食兵马耗尽为止。

  而军议结束,确定了诱敌突围的基本策略之后,各部也随之开始调遣兵马。

  马宝所部前军被调到了东面,负责阻击清军的诱敌骚扰部队,这里地形复杂,殿前军的骑阵没有办法很好发挥作用,清军要牵制殿前军,最好的突破点就是这里。

  而白文选的中军主力自然是仍旧部署在南面,并分派了一个混编营,一个骑兵营的兵马在西面,与主力大军互成犄角。

  贺九仪的后军除了留下一个战兵营,一个骑兵营作为预备部队以外,主力则被派到了江北,以防部分清军真的成功渡河了,可以就地截杀,不放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