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七章、适得其反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君主。

  好话谁都爱听,看着报纸上的花样式的表扬,拿破仑四世也乐在其中。

  很快拿破仑四世就高兴不起来了,尝到了甜头过后,资本家们并没有就此满足,反而想要更进一步。

  平价煤,再怎么便宜,也比不上自己拿到手中利益更大,何况平价煤也不怎么好买。

  法国政府的施压,无非是逼迫比德两国对出口到法兰西的煤炭减税,煤矿企业仍然是要盈利的。

  就算是政府签订了条约,资本家照样可以不买账,很多企业在条约签订后,反而提高了卖给法国人的出厂价。

  甚至有部分民族资本家,干脆拒绝出售煤炭给法国人,以示对不平等条约的抗议。

  比德两国政府也是有节操的,他们减税就已经触及底线了,要他们逼迫企业降价出口,根本就不可能。

  三国签订条约过后,法兰西从比德两国进口的煤炭数量不升反降,平价煤确实存在,只是买不到而已。

  从国内的的煤炭价格下跌幅度也可以看出来,法国进口的煤炭价格也仅仅和国际市场持平,想要低于市价拿货比德两国的煤矿企业不配合。

  政府确实减税了,可是人家就是不愿意降价。大家都是资本家,谁不想多赚点儿啊?

  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资本之间的矛盾。

  按照常规手段,法国资本自然奈何不了比德两国的煤老板,只能向政府求助。

  凡尔赛宫,拿破仑四世皱着眉头问道:你们觉得钢铁行会的提议,怎么样?

  外交大臣卡雷尔·卡德莱茨:陛下,我们刚刚和比德两国签订条约,这么快就违约,国际社会上交代不过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比德两国政府也不存在继续让步的可能,要是强硬逼迫他们交易恐怕会适得其反。

  事实上,从一开始卡雷尔·卡德莱茨就反对过分逼迫比德两国,主张利用统一采购合同压价。

  怎奈国内的资本家们不配合,大家都自由惯了,将采购权送给政府怎么行么?

  事实证明逼迫确实解决不了问题,三国政府确实达成了协议,可人家国内的企业照样抵制。

  虽然天价煤的情况不复存在,可是想要低于国际均价采购廉价煤,仍然不可能实现。

  比德两国很多企业拒绝向法国出口煤炭,不是资本家有多爱国,主要是被国内的爱国主义给逼的。

  民族主义已经崛起,现在和法国人做生意,就要顶着卖国贼的帽子。

  不光是煤矿企业,比德两国很多企业都不在和法国人合作,全社会都掀起了抵制法国货风潮。

  这才是法国资本家们,急着寻求政府帮助的原因。

  要是不压制两国的反法浪潮,法兰西在国际上本就不多的市场,又要丢掉一部分。

  经济大臣艾尔莎:政府干涉确实可能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可是现在的局势已经失控了。

  如果政府不干涉,我们不仅拿不到廉价煤,还会丢掉在比德两国的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这背后还有英国资本在推波助澜。带头抵制向我们出口煤炭的几家企业,背后都有英奥资本持股。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