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谣言_儒道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屋里请,我这就让厨房准备酒菜,为先生接风洗尘。”

  刘伯温说道:“随便整两个菜就行了。现在咱们花钱如流水,能省则省。”

  养军,实在是太费钱,简直就是个无底洞。海沙派赚取的银子,都有些撑不住。这还是朱元璋麾下目前只有六千人而已。要是再多几千人,海沙派肯定要破产。

  朱元璋问道:“先生,咱们什么时候起兵?”

  手中有了兵力,朱元璋有些遏制不住心中的想法了。

  刘伯温摇头,说道:“还不是时候。一年前,我和秦老弟通信,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和我的想法一样,现在起兵还太早。元朝尽管已经腐败到了骨子里,可是气数未尽,目前朝廷还有力量。更何况,枪打出头鸟,过早起兵,会遭到朝廷的反扑。私自起兵,明教怕是也不会放过咱们。”

  第一个出头的人,固然伟大,可是往往不能成事。

  陈胜吴广就是例子。

  秦至庸给刘伯温的书信中,提过建议,要隐秘发展,多建立些根据地。时机一到,一朝爆发,义军至少要彻底掌控长江以南的地盘。

  有明教这颗大树遮阴,再加上有刘伯温辅佐,朱元璋的发展非常顺利。争夺天下,其实就是争夺民心,就怕急功近利。

  起兵太早,就算朱元璋现在打下了一些地盘,暂时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才来治理。刘伯温已经把秦至庸的那间学堂改成了“明伦堂”,学堂扩大了数倍。可是培养出来的人才,依旧不够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时间,对于培养人才来说,实在是短了点。

  朱元璋早就听说过秦至庸。对于这位暗中资助自己的秦先生,朱元璋有着一种说不明的感觉。

  秦至庸在朱元璋看来,太神秘了。

  朱元璋说道:“先生,秦先生是大元朝廷的太傅,你说他会不会……”

  刘伯温打断了朱元璋的话,说道:“主公说的是江湖上的传言吧?其他人有可能成为朝廷的鹰犬,但是秦老弟绝对不会。秦老弟十年前刚去大都,就遭到了蒙古第一神箭手狙杀,皇帝和国师到了现在都还防着他。要不是秦老弟去大都和汝阳王谈妥,海沙派早就被灭,主公可没有这么多的银子来练兵了。”

  皇帝、国师、汝阳王等人,都是把目光放在了秦至庸的身上。

  秦至庸这样的强者,神仙一般的人物,就像是夜间的灯塔一样明亮,皇帝和国师不防着他才怪。当皇帝和国师的目光汇聚到了秦至庸的身上,自然就会忽略大都之外的情况。

  海沙派资助朱元璋,为其囤积粮草,锻造兵器,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被朝廷发现。

  秦至庸和刘伯温功不可没。

  秦至庸十年之中,传回来了五次有巨大价值的情报。其他人可以误会质疑秦至庸,但是朱元璋绝对不可以。若是连朱元璋都质疑秦至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