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04章 筹码_蜀汉之庄稼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留府长史蒋琬。

  顾名思义,随军长史杨仪,是跟随丞相领军在外。

  长史就是相府之中,丞相之下的第一人。

  按理来说,若是丞相不在的时候,大军确实应当由长史暂时统领。

  所以原历史上,有阴谋论说,丞相本来是让魏延接替自已领军。

  结果杨仪在丞相死后,置丞相遗嘱于不顾,勾结了军中各部大佬,排挤魏延,这个是有些站不住脚的。

  因为不管是从法理上,还是从程序上,丞相长史确实是最适合接替丞相暂统大军的人。

  除非魏延能像冯君侯那样,独领一支大军在外,不属于相府属官,地位超然。

  这也是丞相就算知道冯君侯年纪尚轻,资历还不太够,仍要坚持让他接替自已统领关中大军的原因。

  只要程序到位,至少在大义的名分让人挑不出毛病。

  而且丞相也相信冯君侯的能力和大局观。

  虽然在这个历史线上,冯君侯成了接替丞相掌管关中大军的人,而非原历史上的杨仪。

  但在此之前,杨仪这个随军长史,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接触到大军的大部分机密。

  冯君侯有理由相信,魏国有了杨仪带过去的那些机密。

  再加上被大汉骑兵暴打的教训,还有暴打吴国的经验。

  就算魏国不能还原出大汉铁骑,但魏国骑兵在战力肯定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就凭孙十万的名声,原版的魏国骑兵他都打不过,要是再来一个魏国精骑plus,怕不是要进化成孙百万?

  不过想想,想要进化成孙百万,那不得把整个吴国的男丁都加起来?

  冯君侯向来心善,不忍眼看着吴大帝变成孙百万,故而自然是把大汉的骑兵成军之法倾囊相授。

  只是这么一来,汉魏吴三国之间的军事代差,就会被极大地拉近——如果吴国当真能把骑兵组建起来的话。

  不过就算吴国没有成功组建骑兵,冯君侯也不在乎。

  只要他们知道怎么对付魏国可能出现的新式骑兵就行。

  反正冯君侯心里,压根就没有对吴大帝有过太大的指望。

  不管吴国人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三国鼎立到现在,局势已经明朗化:

  一统天下的主角,不是汉就是魏,吴不过是个配角。

  除非吴国能突破合肥,或者襄阳也行。

  这两个地方,是魏国压制吴国的支撑点。

  吴国拿不下这两个地方,那就只能永远被压制在南边。

  否则,就算吴大帝想再来一次背刺大汉,那就只能是攻打永安了。

  如果说合肥和襄阳是困难模式,那么永安就是地狱模式。

  本来魏国还有第三个支撑点,是用来压制季汉的,那就是祁山。

  可惜的是,有了某只土鳖的帮忙,大汉丞相的第一次北伐,终是永久地拿下这个关键点。

  魏国在失去了祁山堡之后,这些年来,在西边战场一直是恶梦连连。

  吴大帝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