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三章 星月上的碎片_屠魔工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文剑看到闪电04做起落架故障排除,安稳落地,就没继续盯着,回到日常生活,每天花点时间关注进度。

  星月不是死地,甚至可以称得上生物种类丰富,一百个小时内,自动潜艇已经在浅海地区发现24种生物,陆地调查组同样找到8种。

  全部都是厌氧生物……不太准确,应该说星月上的生物体系是在无氧环境下进化出来的,整个体系里貌似“忘记”出现叶绿素。

  发现的三十二种生物里,有26种都是藻类,另有水蚤4种,软体动物一种,棘皮动物一种。

  星月本地藻类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为食,也是食物链底层,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都没有分化,发现的都是单一物种,是个非常原始生物群。

  经过分析,这种进化方式,很可能与星月的转速有关。

  星月自转一周需要二十天,即使有着厚度不足中原星一半的大气保护,夜间地区仍然会发生大规模冰冻,即使有藻类进化出叶绿素也很难顶住这么长时间,除非学着病毒的将自身脱水结晶化,可惜星月上也不存在白天有水晚上能脱水的环境。

  获取水温、盐度、流速等信息,确认生物的基本构成,在停留了六天后,采集到矿石样本和活体生物样本,闪电04才带着样本离开星月。

  它也没有直接降落,而是先去空间站卸载样本和杀菌消毒。

  等到闪电04回到空间站几天后,沈文剑才拿到详细报告。

  能确认星月是个很合适开发的星球。

  它的重力没有异常,约中原星的四分之一,加上较薄的大气,跨大气层飞行的起降难度低的多,足够多的水体也有利于原材料生产加工。

  星月可以说是几十亿年前的中原星,当然前提是中原星物种是自然进化的,显然根据已有信息,两者还并不能划等号。

  “生命会找到出路”如果是正确的,星月会在有人介入后立刻进入物种大爆发期,甚至可以说,沾染有中原星有机物的闪电04进入星月大气的那一刻,该过程已经开始。见证该过程对于生物学、生物化学、化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的完善有着非同一般的帮助,

  不过再适合开发,也是以后的事,眼前空天运输的成本还是高了点,这项成本主要集中在一体化发动机的寿命上。

  “只要没什么古怪东西就好。”说这句话时,沈文剑多少松了口气。

  现在拿到的证据,足以表明星月的形成年代比灵月早的多,早到中原星上连叶绿素都没有的程度。从矿石成分的分析结果看,星月很可能是被中原星捕获的外界天体,比如彗星或干脆是星系外流浪天体,而不是从远古中原星上分出去的。

  “要开发吗?在灵月上建造地面基地,比建空间站难度可能还低一点。”刘香湘问。

  相比在四百公里近地轨道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