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章 奥斯曼的决定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是朱靖垣这句话透漏出来的态度让札亚丁感觉心中发虚。

  但是却又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

  那帮人祖祖辈辈当了将近三百年海盗,人间能够想到的罪恶行径他们应该都做过。

  大明要完全消灭他们,别人都说不出话来,说不定还会叫好。

  这也的确能够方便奥斯曼的接收。

  札亚丁心情复杂的再次微微躬身答应着:

  “遵从您的意志,亲王殿下。”

  朱靖垣自己的幕僚和典簿做了份简单的条约文件。

  为了省事直接用大明文字书写,列明朱靖垣和札亚丁谈妥的条件。

  密约一式两份,朱靖垣和札亚丁各自签字用印,各自保留一份。

  大明皇帝和苏丹直接给出电报批准书,实际批准书由后续客轮携带交换。

  这套手续走了两天,两天之后札亚丁带着文本返回奥斯曼本土。

  阿里和巴塞尔也都已经各自返航。

  朱靖垣让幕僚写电报,把自己和奥斯曼的交易内容,告知北墨洲战区指挥官杨遇春。

  让杨遇春与奥斯曼大维齐尔,的黎波里帕夏尤瑟夫分别联络。

  促成的黎波里无条件开城,除可能存在的大明移民之外,所有人口全部交给奥斯曼人。

  的黎波里本来就是求饶。

  现在大明给了活命的机会,而且是跟着以前的老东家奥斯曼人,基本没有什么抵触就接受了。

  大明泰平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西历1805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

  杨遇春指挥的部队开进了的黎波里城。

  的黎波里帕夏尤瑟夫以下,所有武装人员全部缴械,在大明部队监督下去码头建俘虏营。

  等待奥斯曼人过来接收。

  杨遇春本意是彻底消灭这些海盗,但是对送走的命令也没有什么意见。

  送走其实也是消灭,而且比直接消灭效率更高。

  杨遇春在的黎波里修整部队,同时向突尼斯和阿尔及尔的海盗下达了最后通牒。

  十日内投降,人口转交奥斯曼运走,否则彻底消灭。

  两个地区的海盗当然不敢直接拒绝大明,但是对于大明给的条件却都有不同的想法。

  他们还没有遭受大明的直接殴打,觉得净身出户的要求有点过分。

  他们理所当然的想法,是参考埃及的模式,原地变身大明外藩。

  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发给了送来最后通牒的墨洲北部战场指挥部。

  相关电报很快被送到了杨遇春的面前,幕僚念出了电报内容后,杨遇春和身边的督军、幕僚、将领们都直接笑了。

  “大明外藩,这帮海盗想的倒是真美……”

  “他们难道没有意识到,我们发的是真正的最后通牒?”

  “他们居然以为他们有资格跟我谈条件?”

  杨遇春笑过之后吩咐说:

  “不用理会他们了,修整十日后正式发起进攻,打到他们主动投降。”

  一群将领们马上齐声答应:

  “是!”

  与此同时,奥斯曼的效率也发挥到了极限,第一批船队在杨遇春接受的黎波里第二天就赶到了。

  双方人员确认身份之后,就开始移交的黎波里的人。

  她们将被打散后直接送往墨洲,朱靖垣划给奥斯曼的刚果河口殖民地。

  这个行动需要大量的船舶,奥斯曼自己的船当然是不够用的,只能从大明租借。

  现在不只是奥斯曼需要船,大明和所有的泰西国家都需要船。

  普鲁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国,需要探索和开题殖民地,需要运输物资和人员。

  西班牙和葡萄牙需要大规模的迁徙人口。

  大明需要接管大量的殖民地,需要运送部队和新一轮的大规模移民。

  现在整个世界到处都需要船,运输船的售价和租赁价格都一路飙升。

  当然让全世界的造船业都变得异常火爆。

  很多船厂的订单已经排到几年后了。

  史无前例的火热前景,让新船厂接连开张,开张就赚钱。

  和谈之前开放了大船行业,所以新船也是越造越大。

  皇家造船厂已经开始设计八万吨的客轮和货轮了。

  与造船直接相关的钢铁冶炼、工业机械、工程建设相关行业,也全都是烈火烹油的火爆状态。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