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 直接上电子管吧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也对应分成了四组。

  每一组键控制一个轴,每一组中的一个键,对应轴的一个面,或者一个横移节点。

  每个键的指令都是固定死的。

  不会因为击键顺序不同而让输出结果发生变化。

  所以不同区域的键之间,不仅不需要区分顺序,甚至可以同时按下去。

  就像钢琴和弦一样,来自四个区的四个键同时按下,内部的四个轴就会同时旋转。

  正确的目标汉字就会直接被选出来。

  如果按照顺序击键,在最后一个键敲下去之间,之前的键都可以随意修改。

  按下最后一个键的时候,前面的按键所在的位置才会正式生效。

  反过来看,如果五笔输入法也对键盘物理分区,也可以四键同击,直接出字。

  这其实就是速录机的打字法。

  多键同击,一次一字。

  甚至左右手各四键同击,一次两字。

  同时,这种设计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理论上的编码容量会大幅度的降低。

  后世电脑上的五笔输入法,总共使用二十五个字母键。

  四键之间区分顺序,能够使用的编码总数量就是二十五的四次方,总共三十九万多个。

  如果把二十五个键分成四个物理分区,容纳的编码数量就变成了四个区的键数的乘积。

  六乘以六,再乘以六,最后乘以七,总共也就一千五百多个编码。

  这是绝对不够用的。

  朱靖垣的设计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朱靖垣参考林语堂的设计做了改动,但是忽略了林语堂的打字法和机器设计是一体的。

  林语堂的键盘总共七十二个键,分成了三十六个首码、二十八个尾码、八个选字码,三个区域的键数相乘,能够容纳八千零六十四个编码。

  朱靖垣只要三十二个键,平均分成四组,每组八个键,编码容量就是四千零九十六个。

  四千多的数字,能够容纳全部一级常用汉字,能够满足写日记和书信的日常需求。

  但专业性上仍然完全不够。

  在衙门办公和商业环境下都不够用,更不用说文学创作和出版相关机构了。

  所以工部的工匠们提建议,增加按键数量和对应的编码容量。

  主要是增加小滚筒每个面上排列的汉字数量,对应所属按键区域的按键数量。

  对应按键增加到十六个的话,就有总共八千一百九十二个编码了。

  也就能够容纳世祖皇帝钦定的《通用标准汉字表》中的所有汉字了。

  世祖皇帝重新统一天下之后,再次搞了一次书同文字行动。

  整理天下的所有汉字,确定每个字的标准写法。

  将其列入《大明标准汉字总表》,并编写了囊括所有标准汉字的《大明字典》。

  然后又在这个总表和字典的基础上,剔除了各种特殊和专有用途的生僻字。

  选出了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文字用途的八千个汉字,列入《通用标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