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9章 新天府护城河与紫禁城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靖垣这个孙子和总经理来上任。

  这是新天府有史以来接待过的最高级别的高层人物。

  这边各个皇庄的掌柜们不可能不重视。

  整个紫禁城和皇城都整体收拾了一遍,准备好了所有皇家可能用到的地方,保障两人到了之后可以直接入住和直接使用。

  确认朱靖垣祖孙两个今天抵达,皇庄的掌柜们天不亮就过来等着了。

  今天是纯粹的迎接活动,根据朱仲梁祖孙两个的要求,没有搞太大的排场。

  至于正式的拜见,要等朱仲梁和朱靖垣休息好了之后,再按照两人的想法来安排。

  朱靖垣跟着爷爷下船,跟等待的掌柜们挥手打了招呼,就算是见过面了。

  然后没有在码头上停留,就跟着爷爷一起直接乘车进了紫禁城。

  大明的紫禁城,是作为大明朝廷和皇家地位象征的正式宫殿,目前全大明有三处。

  应天府、顺天府,以及新天府。

  西洋海角的宫殿,虽然格局类似紫禁城,但并没有相同的地位。

  新天府的紫禁城是明确与应天府地位相同的。

  而且新天府的紫禁城,是三个紫禁城中面积最大,规格也是最高的。

  新天府紫禁城长宽都是一千米。

  相比京师紫禁城宽了许多,占地面积也大了四分之一多点。

  仁武朝之后,太上皇和两宫太后这三个长辈同时存在的情况成了常态。

  他们在紫禁城里面得有专门居住的地方,而且还要足够的重视。

  在京师的紫禁城里面,是分别修缮了仁寿宫、慈宁宫、慈庆宫三个宫殿使用。

  因为建筑本身没有重建,布局上就不够规范,总体上有些错落,早就左右不对称了。

  新天府的紫禁城修建的时候,就根据现状调整了宫殿的布局。

  慈庆宫从左侧挪到右侧,放在慈宁宫的位置,慈宁宫向后移动,两处宫殿前后排列,放在整个紫禁城右侧后方。

  占用原本英华殿、寿安宫、慈宁宫的地方,并整体外移同时放大宫殿院落规模。

  这两个宫殿的规格完全相同,分别给太上皇后和皇帝的生母居住。

  仁寿宫向后移动,放在紫禁城左侧后方,同样整体外移并放大规模,给太上皇居住。

  与此同时,仁武朝之后,太子从概念上消失了。

  太上皇的仁寿宫前方,最早是给太子准备的地方,包括早期的春和宫和后来的慈庆宫。

  以后这里就没必要准备独立的专属宫殿了。

  新天府紫禁城为了在布局上与对面的两宫太后的宫殿对称,在这里设计了一组给未成年皇子们具体居住的新式宫殿。

  在这种整体布局变动的基础上,新天府紫禁城的所有建筑尺寸,都比原紫禁城放大了。

  不但建筑的主体都更高、更宽、进深更大了,这些正式的宫殿周围的辅助房间,乃至给仆人们使用的房间也都加大、增多了。

  建筑的内部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