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4章 “我是大明皇帝”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有的政区边界为边界。

  很可能不会完全一致,会有边界上的次级行政区互相逆转,但应该不会有量级上的差异。

  中央朝廷直辖的范围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和制度的新大明。

  其他的每个大域独立形成一个国家。

  所以对大明中央朝廷直辖省份的安排,就在某种程度变成了共和大明的领土分配。

  做这种决定的时候,就要看屁股和脑子在哪儿了。

  留下的共和大明的规模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呢?

  是给这个新大明挖点坑好,还是尽可能给它最好的地缘政治格局呢?

  这件事情让朱靖垣非常的痛苦。

  不但让自己脑子和屁股分离,还会让自己的屁股随时漂移。

  自己首先是最特殊的皇子,是大明皇室的最核心的成员。

  站在皇室成员的角度考虑,在本土局势即将失控的时候,整体退守新天府,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预备方案。

  在那之后,皇室在新天府独立成为一个新国家,本土形成的共和大明国家,可能会成为皇室控制的国家的竞争对手。

  在这个角度和方向来考虑,现在当然是要给未来的共和大明挖坑。

  把海东的东番、琉球、日本、朝鲜,以及北方的鲜卑地区设置为一个大域。

  把南方的吕宋、婆罗洲、旧港、爪哇、马六甲、暹罗、缅甸等地设置为一个大域。

  让直辖省份在鲸海和小西洋上没有海岸线,把它的海岸线限制在本土沿海。

  让海岸线的外围,有其他国家控制的,完全包围起来的一圈半岛和群岛。

  形成一道海上的锁链和围墙,限制本土形成的共和大明国家势力通往大洋的路。

  在陆地方面,还要把漠北蒙古、西疆、雪域、设置,以及安西、天竺设置为一个大域。

  让东南西三个大域形成的国家,把本土形成的国家夹在中间。

  最好是往这些地区的军政机构里面多塞宗室。

  最终形成外围大域国家宗室控制,共同围堵中间的形成的共和大明。

  与此同时,朱靖垣自己的灵魂来自后世,前世二十余年受到的教育和实际的生活经历,让自己的理所当然的把自己当做一个神州人。

  如果站在这种神州的角度考虑的话,那前面的那些选择可能就要完全反过来了。

  本土直辖朝鲜、日本、鲜卑、马六甲、吕宋、婆罗洲、旧港、缅甸。

  不但本土直通两大洋,而且能够掌控周围的岛屿和半岛,作为向外进攻前沿阵地,同时也是对外防御的海上长城。

  这些岛链之内的海域,从鲸海到暹罗湾,都是本土海军的堡垒海域。

  这种作为神州普通人思维方式,相对于自己现在作为大明皇子的实际身份,就属于典型的“脑臀分离”、“屁股漂移”了。

  脑子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对应自己坐着的实际位置,不考虑自己本人的实际利益。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