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6章 要看大明的态度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列舰,禁止签约国在战争期间征用为其他国家建设的舰艇。

  也就是说,条约不能禁止战舰交易,原因很简单,这涉及到了赚钱的事情。

  谁跟钱过不去,那就是跟所有国家过不去。

  只不过,一战之后主要泰西国家都废了,然后马上又来了经济危机和大萧条。

  再加上海军主力舰吨位从一两万吨直接膨胀到了四万吨以上,建设和使用方面的成本大幅度的膨胀,与低级和传统舰艇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导致非签约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去购买合使用大型主力舰了,以至于一战之后到二战之前都再也没有出现过涉及到主力舰的对外贸易。

  现在这个世界的泰西海军条约上,法国人要求完全禁止签约国之间和对外的舰艇贸易。

  法国人的实际意图,其实根本不在条约内容本身。

  所以法国代表塔列朗听到梅特涅的质疑之后直接就回瞪了他一眼:

  “我们各国能够建设的舰艇,能够与大明的舰艇相竞争吗?

  “你们正在或者即将使用大明技术设计建设的舰艇,能够允许你们自由的出售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做出这样实际上并不会损害各国利益的规定,却有助于让大明默认和支持我们签订的这份条约!”

  能来参加这种会议的都是人精,塔列朗这句话说出来,现场的代表立刻就恍然大悟了。

  法国人要求的是签约国不得为其他国家建设作战舰艇,但却没有规定签约国不能从非签约国家进口作战舰艇。

  大明没有签约,所以大明可以向任何国家出口舰艇。

  与此同时,各国的舰艇相比大明而言,也没有什么竞争力。

  这条规定无论加不加,各国都只会买大明的舰艇,而不是互相交易。

  大明虽然没有参加条约的讨论和签订,但是这种国际间的条约却必须考虑大明的态度。

  关键是不能违背大明的利益,最好是能够在某个角度上符合大明的利益。

  这样在条约相关的事务出现在大明相关人员面前的时候,他们才会以默认知晓有这样一份条约存在的前提去处理,不会故意找麻烦。

  如果条约违背大明利益,那大明在碰到相关事情的时候,肯定会无视甚至破坏条约的。

  所以大明的态度决定了这份条约能否真正生效。

  法国人建议的条款显然能够提升大明对这份条约的态度。

  有了这样的理解,所有国家代表也都不再质疑这两条额外的交易限制了。

  到此为止,海军条约的主要限制,都已经确定下来了。

  后续要继续明确各方面的细节,最后让专门的文书人员把细节落实到纸面上。

  虽然是一群泰西国家签约,虽然大明根本没有参与。

  但是这种多国之间签署的条约,文件的正本仍然只能用大明文。

  以大明文版本为准,加上各国自己看的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