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4章 章 核战争的真正作用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整个空间的。

  爆炸冲击波的杀伤范围半径,与爆炸的当量之间的比例,应该是个立方根。

  当量提升到原来的八倍,杀伤半径只能提升到原来的两倍,杀伤范围提升到原来的四倍。

  目前大明就搞了两次实验,目前测到的四公里安全距离,显然是不够准确的,但大体上应该是不会错的。

  朱靖垣在心中算了一下,以这个数据为基础按照立方根向上叠加,能够大体上得出:

  十万吨左右的炸弹,安全距离应该在七公里左右,摧毁半径三点四公里。

  一百万吨左右的炸弹,安全距离应该是十五公里,摧毁半径七点三公里。

  一千万吨左右的炸弹,安全距离应该是三十公里左右,摧毁半径十五点七公里。

  五千万吨左右的大伊万,安全距离应该在五十四公里左右,摧毁半径二十六点六公里。

  由此可见,特别大当量的武器,算不上不划算。

  如果用于打击城市人口,绝大部分城市的核心区半径,都是不超过十公里的。

  所以用于打击一般城市,一百万吨级就足够用了。

  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核心区半径也就二十公里,所以一千万吨级就是极限了。

  实际上,由于越靠近打击范围边沿,实际的杀伤效果越小。

  再加上当量越大,实际的调度和控制就越困难。

  所以与其用一枚千万吨级弹头的作战,不如将其换成四枚百万吨级的炸弹。

  可能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打击效果也会更好。

  如果用于摧毁专用的军事建筑,以及专门的军事设施,那范围就更小了。

  根本不需要百万吨以上的炸弹。

  由此可见,最优性价比的炸弹当量范围,应该是在百万吨以下,几万吨到几十万的区间。

  所以朱靖垣前世的主要核大国,在技术成熟之后都去追求多弹头技术了。

  都没有在大伊万的基础上,无限制的去追求大当量。

  这么算下来之后,朱靖垣更加觉得,这些武器的威力,没有达到自己潜意识中的印象……

  没有那种毁天灭地的感觉。

  要用彻底摧毁的标准,把全球的陆地表面都炸一遍,需要四百多万枚十万吨炸弹。

  或者九十万枚百万吨级炸弹,或者二十万枚千万吨级炸弹,或者是七万枚大伊万……

  七万枚大伊万……

  前世的冷战高峰期,全世界的核弹数量也不到十万枚,绝大部分还都是几万吨到几十万吨的战术核弹。、

  所以核大战全球洗地从来都是完全夸张化的说法。

  摧毁世界几十遍也是夸张化的说法。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核武器和战略导弹的生产和维护,也都是需要花钱的。

  如果任何一个组织,已经掌握了能够摧毁全世界的武器之后了,那它就不可能继续生产更多的同类武器。

  任何国家的决策者是要考虑花销的,所以不可能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