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2章 局部战斗_大明180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可能会被对手打个对穿。

  这让罗马三国的基层军官和士兵彻底的扛不住。

  没有士兵能够承受单方面挨打不还手的压力,或者说是只能等死的压力。

  这个时代的士兵可没有特殊的精神支柱,战斗意志没有办法在绝对的劣势下长时间保持。

  罗马三国的战车被命中之后,极少数非常幸运的士兵没有当场死亡。

  他们其中有的人看到了落在地上的大明战车的炮弹。

  那东西好像一根手臂大小的“钢钉”。

  这些具有炮兵知识的士兵感觉自己认知的常识遭到了颠覆。

  他们无法理解,这个钢钉炮弹的长度和直径的比例,为什么可以超过了理论上的极限值。

  穿甲弹的长度和直径的比例,通常可以被称为“长径比”,长径比越大的穿甲弹,穿甲能力也就越强。

  因为因为圆柱体越高,底面积越小,对地面的压强就越大。

  但是火炮的炮弹,要在弹道飞行中保持正确的姿态,要求常规炮弹的长径比不能无限的增加。

  常规炮弹长径比超过四以后,炮弹就可能无法在飞行中保持尖端向前的姿态了。

  而大明的战车打出来的这种炮弹的长径比可能已经超过十了——

  这些士兵当然不理解,如果是德意志的军事工匠,能够看到这种炮弹的话,应该是能够受到启发的。

  这种炮弹是现代坦克上用的“次口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炮弹飞行时保持稳定的条件,不再依赖于炮弹本身的自旋和气动外形。

  而是类似飞机和导弹的尾翼。

  这让炮弹的长径比可以超过传统炮弹的极限,达到三十比一的级别。

  为了配合这种新式炮弹,大明的主力战车也换装了滑膛炮。

  应用了电渣重熔钢、单肉液压自紧工艺、内膛镀铬工艺制作的新式一百二十毫米火炮。

  按照朱靖垣前世的标准,大明现在的战车已经达到了T55这种二战后服役的现代坦克的标准。

  罗马三国使用的战车,大概处于类似T34这种二战典型坦克水平。

  双方打起来就是成年壮汉欺负小朋友。

  与此同时,罗马三国在战线上的核心基地被直接“抹除”了,这些次级部队也就与指挥系统完全失联了。

  整个指挥系统被一锅端,剩余的几十万部队已经变成了一盘散沙。

  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原有的作战计划当然也就无法实施了,也没有人告诉他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他们被大明的部队发现之后,遇到大明的进攻部队之后,并不比没头苍蝇好多少。

  这些散落在周围的部队已经无法组织有规模的作战行动了。

  就算是国王下了命令,重新安排将领过来指挥,也需要时间重新规划作战计划。

  在这之前,大明的军队已经把整个非军事区周边犁一遍了。

  从大公四年二月二日战斗开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