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分期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国古代,哪怕是商人,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一般是不会去借钱的,而到了非要借钱的情况下那就意味着很可能不存在还款的能力。是故,一分的利息,换作是中国古代的民间借贷,根本都不会有人去借的。

  这是这份所谓的善后大借款却涉及到那些价值更高的产业,仿佛是敲门砖一般,不借的话二十亩以上的产业便无法收回。

  至于二十亩的分界线,这个时代的二十亩地便可以在正常纳税的情况下勉强养活一家子人,或许还能有些富裕,不过却不足以发家致富。而二十亩以上,能够被马进宝及其部下强夺去如此多的田土却还能够活下来的,家中怎么也会有办法凑到这份借款的银子,而得到的却是价值远高于借款本身价值的产业。

  况且,借款不是还会偿还本息呢吗?

  虽说官府借钱会还,这话说出去任谁也是不会相信的,但是这个陈大帅迄今为止在百姓中的名声还算不错,治军严谨,军纪也是出了奇的严明,就连他手下的将校兵卒也从未有过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没准还真的会还钱也说不定。

  其实就算不还,又有什么大不了的,能够重新拿回那些产业,这点儿银钱总能赚回来的,无非是辛苦一些,总比在马进宝治下时不光拿不回来,还要担心着家中所剩无几的家业也会被夺取,甚至会被强逼为奴要强上太多。

  不患贫而患不安,明军的存在眼下给了金华百姓一些可以安枕的保障,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却还在眼前,而且已经有人无法生受了。

  “这善后大借款闻所未闻,大帅以官府的信誉借贷,行商贾之事,简直是斯文尽丧。长此以往,朝廷的信誉何在,官府的信誉何在。你陈大帅的信誉何在?!”

  见前排的一个老夫子拄着拐棍痛心疾首的为这些“信誉”问题担忧,甚至是指着陈文和与会官员的鼻子痛斥,见识过现代社会老头老太太碰瓷儿的陈文实在不敢说什么狠话,只得尽力的安抚。

  “老人家误会了。本帅从未打算过欠着本息不还,眼下更是以夏税作为抵押品,这些都是要写在契约上的,本帅家中自曾祖起便以商贾为业,在天津卫也是响当当的招牌。信誉二字还是知道的。”

  见那老夫子稍微平复了一些,或许是刚刚的一阵怒斥让他的气有些喘不匀,此刻正在舒缓呼吸。借着这个当口,陈文便继续解释。“诸君身在金华,或许不太清楚,本帅前年自北直隶南下,一路所见,鞑子的杭州驻防八旗在杭州府地面上大肆强抢民产民田以兴建满城,而北直隶、山东等地更有圈地、投充、逃奴等诸般恶法,其他地区八旗绿营强抢民产更是不胜枚举。日后王师收复杭州。亦或是其他地方,这善后大借款还是要办的,本帅没必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