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一章 思潮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无华夏”的来源。

  陈文很清楚,他所编造的故事中,“华夷变态”的思想出现了严重的时空穿越。不过在他看来,明朝官方与日本的交流远没有唐宋时那么频繁,而民间则更多是走私形势的贸易往来,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话、甚至没有无线电的时代,就算这种理论穿越了,王翊也很难弄清楚这种思潮到底有没有发生过。

  果不其然,听到了这段话之后,王翊和王江皆呆若木鸡,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还会有这等事情。

  眼见于此,陈文知道他已经成功,继而说道:“据在下所知,如今日本国内诸侯林立,他们在自家的土地上打仗都一向是**掳掠、无恶不作,更何况是在他国。届时若是日本真的派兵而来,势必倭患与鞑子互相交杂,试问中国百姓何辜?”

  “况且,在下根本就不相信日本会派兵而来。”说到这里,陈文再次拿出了以摆事实来讲道理的看家手段。

  “显皇帝在位时,日本举国数十万精锐兵犯朝鲜,被封顶不过五万的王师吊起来打,从那之后日本对我大明武力畏惧甚深。现下王师尚且不敌,日本执政之人又有何德何能敢于冒着国家动荡、家破人亡的风险派兵前来送死?”

  陈文知道,历史上日本对于南明王朝乞师求援一事,其实同样不是铁板一块。萨摩、长崎等藩倾向于同意此事,因为这样他们可以获得增强实力的机会;而德川幕府显然也看出了这点,所以对于此事持否定态度,但又害怕南明真的能够翻盘,到时会找他们麻烦,于是更多的是赠送一些物资作为援助。

  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陈文都不愿意赴日乞师这种事再发生,所以从一开始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让王翊等人能够明白,他们所试图去抓的这根救命稻草其实只是在自取其辱。

  “在下只知道,这九州膏腴之地乃是我汉家列祖列宗历尽艰辛而得,无论是北虏、南蛮、东夷、西戎,只要敢犯我华夏者,自当奋战到底。就算力不能敌,只要我汉家儿郎没有死绝,迟早也会有后人为我等报仇雪耻,怎么也轮不到那些本就是蛮夷的倭寇来掺和!”

  陈文这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一番,直说得中军大厅冷场了半天,后来还是王江下场打了个圆场,表示他们会考虑陈文的建言,才亲自把他送了出去。

  待王江回到中军大厅,王翊却仿佛还在思考些什么。眼见于此,王江却是一阵大笑起来。

  “完勋啊完勋,你我还打算假借此事来压一压他的脾气,想不到却被他好生的教育一番,这家伙还真是个惹不起的人物啊。”

  此时,王翊却叹了口气,说道:“长叔,看来我们是真的错了,此事须得禀报监国殿下,亦要说与冯跻仲和黄太冲,至于这赴日乞师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