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章 启程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句话,倒是把在场的军户们震了一下子。看着登时便安静了的大院,金百户长舒了一口大气,可是这口气还没喘匀了,他立刻再度被问题所淹没。直到天色开始擦黑了,众人才勉强散了,留下了嗓子都冒了烟的他独自羡慕千户所的掌印千户,只用给他们这帮百户讲解,实在轻松太多。

  政令已经下达,朝令夕改只会降低威信,所以陈文干脆拿出了另一套办法,由着那些军功地主、富农们自己去选择。如果前令无人问津,过段时间再行取消就完了,如果也并非不适用,那就并行即可。反正怎么折腾,他都不会吃亏的。

  至于将军户的产出掌握在自家手中,洪承畴既然能够玩出经济封锁的手段,那么他同样可以收买那些军粮供应商。军粮事关重大,决不可控于人手,有了那些田土的产出保障,对于粮商的依赖就要小上很多。

  而丝绸以及蚕茧,则是未来海贸中的大宗货物之一,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陈文也打算建立起一些大型的丝绸制造工坊,商办,还是官办,亦或者官督商办,还要根据眼下的形势再行考虑。反正这事情也不是想来就能办起来的,总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大可以慢慢考虑。

  有明一朝,卫所和府县乃是并行的两套行政班子,明朝前中期,文官连询问军户多少、粮食产量的资格都没有,甚至会遭到武将的斥责。虽说后来文官彻底压倒了武将,但是明朝可并没有因此而将卫所取消,划归府县的管理。

  现在浙江明军的地头,文官显然是已经作为陈文这个武将的附庸了,行政上府县衙门管民户,卫所管军户,这是传统,也是朱元璋制定文武殊途的祖制。卫所专收专卖,只要没有大肆压低价格,损害了军户的经济利益,任谁也说不出个不是。至于外面的商人要是敢哄抬物价,提刑衙门的刀可是磨得雪亮!

  刚刚从军工司的工坊回来,陈文对那里的工作总体上还算满意。徐毅,这个大兰山出身的低级文官如今在这个位置上也算是如鱼得水,无论是监督制造,还是设法调动工匠的积极性,做的都相当不错,难得是王翊、王江训练出来的文官在操守上都能说得过去,实在是一个宝贝。

  只不过,每次一给这个宝贝下达研发任务,那张年轻且略带英气的面容立刻就变成了苦瓜脸,这次也没有例外。

  “侯爷到底打算要多大的,威力如何,总得给下官一个大致的概念才好让那些工匠去琢磨啊。”

  对于新的武器,陈文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反正他也只是知道名字,知道是这个时代欧洲就已经有了但却无法普及的东西。对于不知道的,陈文已经做好了当甩手掌柜的打算,要不养这些专人人才干嘛。

  “实验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