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三章 用兵之道(下)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旗招展,大军闻鼓声踏步前进。

  如此前玉琅溪畔的那一战,明军依旧没有急于发起冲锋,缓步向前,以便于炮车能够跟上队列。

  行进的途中,明军的几个随军参谋始终在用望远镜等工具计算彼此之间的距离。直到进入到火炮的射程之后,也是一如上一战那般,全军停下了脚步,开始装填、瞄准。

  “上一次,对面的贼寇就是这样子的吧。”

  洪承畴很清楚的记得,白广恩此前曾提到过,明军的火器射程比清军要远一些,而他们也很擅长利用这段射程差来实现更大的杀伤。眼见于此,洪承畴立刻便下达了命令,随即清军的战鼓敲响,大军以着如此前那般的缓慢速度向明军压了过来。

  “开炮!”

  有过上一次的经验,洪承畴的反应自然是要比当时白广恩要快上一些。只是当清军一动,明军那边的装填工作也也已完毕。命令下达,火炮依次奏响了轰鸣。转瞬间,炮弹一个接着一个的划破天际,轰入清军的队列之中。

  清军处于行进之中,队列一如往常般密集,每一发炮弹的从天而降,都将意味着一到几个清军的伤亡。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射程上吃亏,就必须尽快进入到射程之内才能进行还击。底层清军的死活,甚至是身边的这些清军大帅们的死活根本就没有放在洪承畴的心中,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设法击败这支明军主力,仅此而已。

  双方的火炮射程差距其实并非很大,无非是定装药包避免了炮兵在装填的过程中为防止炸膛而下意识的减少火药的装填量,以及颗粒化火药对威力的提升。

  当清军进入到自家火炮的射程后,那些火炮也停了下来,开始装填、瞄准。不过,清军的方阵却并没有停下来,反倒是继续踏步前进。

  “不用管那些鞑子火炮,用跳弹射击,给我轰鞑子的方阵!”

  火炮瞄准远处的炮兵阵地进行精确打击,在这个时代是不现实的,甚至如痴人说梦一般。陈文不会犯这等错误,即便是他有心于此,旁边的参谋们也会出言进谏,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本分,为的就是让明军在战场上尽可能的少犯些错误。

  命令一经下达,明军的炮手们纷纷摇低了炮口。

  角度提高不代表一定会提高射程,但是降低却往往是会导致射程的下降的。根据经验,他们很清楚需要多大的仰角才能将射程最大化,这是炮兵的基本素质——他们存在于战场就是在于射程和威力的优势。

  但是根据弹道学显示,甚至不少经验丰富的炮手也约莫知道,当火炮的角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虽然炮弹的射程会降低,但是有可能会形成跳弹效应,从而造成更大的杀伤!

  清军的火炮很快就完成了装填,这些炮手都是极有经验的,他们很清楚自己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