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江西(中)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怜,正是因为南方自身的富庶导致了百姓即便是在官府的贪污和士绅的摊派下,也还是能够活得下去的。

  在浙江的这几年,陈文虽然没有免除加派,但是对吏治的大力严肃,随着浙江的吏治在几次三番的清查后已经大幅度转好,不断的严查使得乱收费现象大幅度降低,普通百姓受到加派的影响随之大幅度降低。没有加派当然更好,但是至少现在也没出过官逼民反的事情,顶多就是官吏、士绅不满。

  “荣参议的意思是彻底减免辽饷?”

  减免赋税,陈文在浙江几乎每年都会做,针对的则是受灾的地区。在江西,今年的夏秋两税也已经免除,财政上的压力完全由浙江以及缴获和抄没诸如刘光弼、蔡士英这等必杀的满清官员的家产支撑。如果再行减免那继承自金华府的九厘辽饷,对于今天依旧紧张的财政来说也将是难以承受的。

  “下官并非此意,以下官愚见,只要监察和处罚的力度够大,各府县官员不敢胡乱收费,百姓的压力不会太大。至于下官想要说的,却是另一件事情。”

  “哦?”

  “据下官所知,我大明官员的考成比例不等,但是税赋征收却很少有足额的。但是虏廷对考成极其严格,必须足额征收,而且还要追缴此前拖欠的税赋,比如金声恒反正期间的税赋,鞑子在镇压过后就进行了追缴。”

  “原来如此。”

  “下官建议,严禁各府县官吏借追缴为名盘剥百姓。”

  追缴就是变相的加税,虽说两蹶名王及岔路口一战后,满清破天荒的展开了对一些受灾地区的减免赋税政策,但是从满清朝廷到地方官员,追缴却是从没有停歇过的。

  陈文在浙江,此前也追缴过一些士绅拖欠的税赋,当时是在他们偷税漏税的情况下,设计两条路给了他们——要不签署协议,以后绝不偷税漏税,否则就以家产抵税;要不就追缴历年积欠,交不上来更是要免除功名,从此就跟优免无关了。

  此法一出,虽说是反对声巨大,但是在陈文这个对士绅来说越来越恐怖的名字面前,基本上不是签署了协议,就是缴纳了积欠。说到底,明廷的优免政策还是他们绝不愿割舍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免除几十米到几千亩不等田土的税赋,不是说着玩的。

  “《江西邸报》的准备工作进行如何了?”

  陈文并没有对荣虔的提议立刻做出答复,反倒是向另一个文官问起了另一件事情。

  “回大王的话,基本已经准备就绪,最迟明天就可以定稿印刷了。”

  《江西邸报》与《浙江邸报》一般无二,皆是宣教司下属的喉舌机关。确定了《江西邸报》很快就可以开始运转,陈文才转而对荣虔说道:“朝令夕改,不可。具体的先等调查组回来再说,政令也需在《江西邸报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