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兵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代的徭役,乃是老百姓在正税以外的另一项负担,有时甚至大到了足以影响到一家人命运的地步,比如吴登科的曾经就是个例子。

  陈文自光复浙江以来,针对受灾区域的税赋例行减免,徭役上也是尽可能的不耗用民力,尤其是农忙时节。但是基础建设等方面,却依旧需要大量的人力,苦力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的。

  苦力营里的苦力都是历次大战后的俘虏,甚至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说法,说是绿营兵的军服只配当苦力的工作服。由此一点就能看到,苦力营本就是个高压的所在,明军监视的部队、中层的监工以及下层的那些用苦力来充当的监工组成了针对苦力们的牢笼。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苦力营也不例外。曹从龙之乱后期,曹从龙和何德成等人曾释放了苦力,借此组编成军来负隅顽抗。交战的结果依旧是一场惨败,但是对所过之处的百姓的屠戮却是释放了他们在重压下产生的兽性。

  而随着苦力营军官们的手段逐步加强,软硬兼施之下,苦力的数量虽然越来越多,但却远比最初要老实太多了。

  整修官道,这项工作在江西的很多地方都在进行。当最先开始的那条广信府城与玉山县之间的官道修整完毕的报告递到陈文的案前,百忙之中,他还是对宣教司做出了一项特别的指示。

  “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种地。”

  江西临江府的官道上,黄成铭与一众正在通过此间以尽快赶往南昌的新兵训练营报到的准新兵们在行路的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到了路旁的横幅上面。

  这一支赶去受训的新兵都是招募自赣西,在所在的府初选合格后才得以在明军的率领下前往南昌接受新兵训练。招募自赣西,这里面绝大多数也都是赣西的子弟,只有黄成铭是一个例外。

  和这些袍泽不同,黄成铭是湖广岳州府巴陵县人士,清军南下以来,湖广战乱频仍,清军不说,明军也是军纪散乱。兵祸连绵,黄成铭和家人被迫流落赣西的山区,与一些同样避祸自湖广的同乡一起结寨自保。

  山里的日子不好过,土地贫瘠,而且也多有进山避祸的,其中还有不少打散的溃兵落草为寇,可谓是鱼龙混杂。但是比起那些明清两军争夺的重要区域,却还是要安全一些,尤其是躲在山里可以保住衣冠,这是在老家已经做不到的事情了。

  前些日子,明军收复袁州府,辗转得到了消息,琢磨着此间即将成为明清两军争夺的重点,黄成铭就说服了那些同乡,响应明军的号召。至于原因,他在作出决定前是特意到袁州府去过一趟的,亲眼见过这支明军的军纪森严,绝非湖广的那些明清军队一般。而且这支明军既然能够从浙江杀进江西,想来也是极强的,再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