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别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武官员都有着极大的忧患意识,优先军队需要已经是固定的思维,现如今也并非是马放南山、化剑为犁的时候,更快的装备部队很可能就意味着战场上伤亡的高低,不可轻忽。

  谈到此间,陈文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这是他此前在江西时安排下来的,难度不是很高,现在应该研发出来了。

  “回大王的话,根据您的要求,军工司已经将其制造了出来。”

  徐毅如猴儿献宝一般捧出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一把改造过的火铳和陈文要的那样东西。

  看过了这两件分开的物件,陈文很熟练的将那样东西安装在火铳上,随即左手握住铳身,右手则握在扳机附近,左臂伸直、右臂弯曲,摆了一个姿势便重新将那东西拆了下来。

  “我要的就是这个,生产速度如何?”

  “回大王的话,这物事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生产起来到快。就是……”说到这里,徐毅苦笑着摇了摇头。“就是需要对火铳进行改造,要不根本安装不上去。您知道,现在军工司已经是三班倒,人歇机械不停了,实在很难再确保这物事的生产和火铳的改造任务。”

  这确实是个问题,陈文也没有为难徐毅,反正暂时也用不上,没必要挤占其他武器装备的产能。

  接下来,徐毅又拿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是一把短管的手铳,装的是燧发的枪机。燧发手铳,这种东西江浙明军不是没有,只是不普遍而已,因为无法作为作战时的主要兵器。但是这把燧发手铳,样子却有些不太一样。

  “这是,掣电铳?”

  擎电铳乃是制造鲁密铳的那个明末火器专家赵世祯的又一大杰作,吸取了鲁密铳和佛郎机炮的思路,用后装子铳来提高射速。所谓掣电二字,取得是风驰电掣这个词,形容的就是这种武器的射速之快。

  然而,继承了佛郎机炮射速惊人的优点的同时,擎电铳也继承了其缺点,那就是气密性不佳导致射程变短,使用性较差。此间徐毅反倒是将其弄成了一个手铳式的武器,这个创意瞬间点燃了陈文的思路。

  “这东西很好,产量无所谓,本也不需要太多,但要尽可能的精工细作,保证武器的效果是第一要务。”

  得到了陈文的认同,徐毅很是高兴,这些年军工司主要是听从于陈文的指导来开发武器,此番的“自作主张”或者说是自主研发得到了认可,哪怕不需要太大的产量也足以证明自主研发的必要性。

  军工司工坊的视察进行了大半日,陈文觉得没什么要视察的了,就准备启程回府,倒是徐毅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向陈文问道:“大王,如今军工司工坊的水力机械越造越多,可是这次的列装任务结束后,如果再建新厂,产能可能就会出现过剩的问题。”

  “产能过剩?”

  现在不需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