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章 简体字_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几下就好了。”

  “这样打,会不会打坏,到时候他们的父母会不会来闹。”

  摸了摸手心,郑雄的脑海记忆纷至沓来。

  “怕什么,本官也是这样过来的,打手心算什么,竹笋炒肉都很平常,没道理本官能捱过来,他们就不行。”

  “你们的时间不够,那就先教他们认字,秀才挺多的,你们去请一些过来,从基础学起,学的好的,再交由你们教。”

  “多谢提领,咱们这就去找。”

  兵分四路,医师纷纷散去,去请读书认字的先生。

  听到药局招收先生教书,都挺积极,举人中的威望,郑雄还是有点的,秀才的圈子也以郑雄为目标。举人与秀才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一个阶层的差别。

  进士虽然起步高,但是举人更现实一点,况且郑雄的官职并不低,做出成绩不比进士差。

  教书而已,何况是惠民药局,纷纷答应了下来。

  药局的医师彻底放松了下来,自习、自习,随孩子瞎胡闹。

  结果硬生生的等了三天,一个前来报到的都没有,药局的医师坐不住,一个个上门拜访,询问缘由。

  没啥效果,好一点的能开门迎客,只是不言不语,差一点的就差拿着扫把赶人。

  医师们垂头丧气的回了药局。

  “提领,咱们问过了,他们的嘴很严,没有透露一点消息。”

  绝对有人要搞自己,本来一切顺利的事务,临了都黄了,肯定有人搞鬼。

  郑沂言的提醒在耳边回荡,学校开学以来接二连三的挫折也能印证着这些事件的不寻常。

  认字的问题不解决,就没办法系统的解决药局人才储备的问题,跟在后面学,想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极吃天赋的一件事。

  不教就不教,没了张屠夫自己还能吃不到没毛的猪肉。

  让药局的医师先顶上,燃起了斗志的郑雄开始编写字典,拼音、偏旁部首、简体字全给安排上。开始闭关,每天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字典的编写之中。

  简体字这个东西在历史上很早就有了。简体字是指流行于群众之中、未经整理和改进的形体较简易的俗字,由于是民间流行的写法,就比较不拘一格,一个字可能有好几种写法。

  唐宋以后简体字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印刷术的发明与推广。宋元时,随着通俗文学作品的产生,简化字大量涌现。这些简化字在民间流行八九百年,却并无合法地位。各封建王朝把民间的简体字视作“俗体”、“破体”,使其难登大雅之堂。

  汉子的演变自有它的趋势,郑雄不同,普通的简化字可能只是为了书写方便,但是加上拼音就完全不一样了。

  懒是人类的天性,简体字的流行本质上就是懒,包括现代的科技什么服务至上,就是利用这一特性挣钱。

  不过简体字加拼音最主要的功效还是扫盲能力,后世几亿人的扫盲成果犹在眼前,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穷尽也。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