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章 检验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军镇总、副、参、游各营皆由卢象升统领于五省平叛。

  左良玉因此也被划归到了卢象升的麾下。

  陈望并没有被如同他之前预想一般被划归到卢象升的麾下。

  他虽然领的是辽镇骑兵,接受的是张外嘉的旧部。

  但是升任游击时却是被划分到了大同镇内,从属于曹文诏的麾下,受曹文诏节制。

  没有被划归到卢象升的麾下,陈望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陈望了解历史,他对于卢象升自然是十分敬佩。

  只是如果真在卢象升的麾下,恐怕他日后每天都是疲于奔命,四处进剿,根本无法发展。

  最后多半只能是跟着卢象升一起战死在钜鹿的贾庄,根本改变不了多少的大局。

  卢象升的败亡并非是因为本部战力不行,而是因为以寡击众,在于身处国家腹地,却是孤立无援。

  而就在五十里外,高起潜拥重兵在鸡泽不动如山,卢象升派人前往求援,高起潜却置之不理,以至于最后兵败。

  令人讽刺的是,就在卢象升于钜鹿战死之时,死讯没有及时传到京师。

  崇祯还在斥责卢象升,言其侦探不明,调度无方,坐视各邑沦陷,毫无救济,向日敢战之谈,显是沽名欺众。

  却不知道除了在外诸军,唯有卢象升在孤军奋战,而其余诸军才是坐视各邑沦陷的罪魁祸首。

  看着手中的传来的军令,洪承畴已经给他限定了期限,十月之内必须要剿灭李过等部。

  洪承畴的手信之中满是敲打之意,不过用词还算是克制。

  随同军令一起传来的还有曹文诏的书信,曹文诏在信中的语气就要比洪承畴要好的多。

  让他稳扎稳打,不必太过于心急,用兵进军应当先预备完全。

  又向他说起了新军作战之时,应当如何才能让新军快速的适应战阵,写的都是一些经验之谈。

  最后隐晦的提点了一下,不要损失太多的军兵。

  陈望看到曹文诏在书信之中的最后一句话,也让他对于曹文诏又多了一重认知。

  曹文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其余的督抚,亦或是朝廷。

  对于那些遭遇兵败,损失惨重的将校毫不犹豫的直接惩处。

  而对于那些虽然遭遇兵败,但是实力未损的将校,却仅仅是不痛不痒的几句苛责罚俸,最多一个降职。

  而且就是降职也多是继续统领本营兵马,实际权柄未失。

  陈望心中并非是没有家国大义,只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先保住性命。

  明末并非是没有良将,也并非是没有忠臣,更不是没有强军。

  贸然去做一些事情,只会是使得自己也身处险境。

  他不是卫军,没有安稳的环境可以发展,也没有招募工匠的资格,可以自行打制军械。

  土法制硝这些生财的手段他都清楚,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他去做这些事情。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