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万骨枯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的进攻,所以才能够让人相信,从而一步步的被诱导。

  “公树台啊……公树台……”

  多尔衮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早先便已经是得到了周围地形的情报。

  对于公树台,他当时只是一扫而过,并没有对其有多么的在意,甚至没有多少的印象。

  因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囤兵,也不在必经道路之上,根本没有多少的价值。

  但是他却唯独忘了公树台这样的地形,正是绝佳的炮兵阵地。

  军中没有携带火炮的原因,使得多尔衮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公树台可以作为炮兵的阵地。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多尔衮看着南山的方向,一道一道的下达着军令。

  战争的天秤正一步步的向着明军倾斜,一旦所有的火炮都运到了公树台。

  当公树台上的火炮开始轰鸣之时,便是他布下的整个连营之势告破之时。

  多尔衮没有将希望全部寄托在谭泰的身上。

  多尔衮心中很清楚,公树台已失,想要夺回来,只怕是困难重重。

  明军筹谋良久,四面攻山,尽起大军作为迷惑,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小。

  而付出这么沉重代价,做出这么多的动作,都是为了夺取公树台。

  那么必然也能够预料他一定会派遣精锐夺台,肯定是想好了应对之策。

  现在他派遣军兵前去夺台,无疑是正中明军下怀。

  但明知如此,多尔衮却仍然不得不下令调遣精兵前去夺山。

  战场之上,无论多小的胜机,都不能轻易的放弃。

  不过多尔衮的心神此时已经从南山战场之上飞离到了另外的一个地方。

  鸡蛋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作为一军的主将,多尔衮自热也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谭泰的身上。

  现在他需要一个预案。

  明军从南山突破之后,应当如何应对的预案。

  预案本来在战前就应该定下,但是多尔衮并没有制定任何的预案。

  因为多尔衮从来就没有想过他布下的连营之势,能够被明军攻破。

  贾庄、济南的两场的失利,只是战略上的失利,并非是战斗的失利。

  野战对敌,他们仍然是无往不利,几无败绩。

  数十年以来的胜绩,使得九边的明军对于女真抱有极大的恐惧。

  在战场之上,这样的心理往往能够使得明军甚至没有战斗的勇气,进而演变成一溃千里之势。

  正如数千年前,曹刿所说的那句话。

  夫战,勇气者也。

  打仗,凭的是勇气。

  一支军队连对敌的勇气都没有,如何能够取胜?

  那句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也正是因此而被故意放出,作为弱明之策。

  只是有些话说得多了,不仅是明人信了,他们自己也信了。

  正是因为心中的那一份轻视,所以多尔衮并没有订下任何的预案。

  现在多尔衮需要一边注意着整场战局,一边制定好明军突破南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