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38章 兵临城下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因为争抢首级,很多时候引得军阵混乱,反而被敌军击溃。

  随着陈望的言语,赵怀良脸上的神色也逐渐郑重的起来,眼眸之中满是羞愧。

  在淳化的时候,陈望前来接管,要治他治军不严的罪责。

  那些和他一起三水城中杀将而出兄弟,面对着明晃晃的刀刃,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仍然愿意站起身来为其申辩解。

  甚至在后面,甘愿以身替罪,有人甚至愿意为替其领死。

  赵怀良低下了头,弯下了身躯,面对着陈望郑重其事的行了一礼。

  “属下知错了。”

  陈望和赵怀良的对话并没有瞒着其他人,陈德一直就站在旁边,将对话全部都听的一清二楚。

  陈德目视着陈望的背影,看着这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但是无论是官职还是能力都远胜自己的人,不由的感觉心悦臣服。

  难怪汉中镇的兵,比其他军镇的兵看上去声势都截然不同。

  这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正是因为这个。

  君视民为草芥,民视君为仇寇。

  这句话,转换一下,放在军镇之中也是同样。

  卫所军被军将当做家奴一样使唤,所以在打仗的时候向来都是不堪作用。

  而军镇的营兵稍微好一些,但是在大部分军将的眼中也只是帮助他们上位的工具。

  所以营兵的战力比卫所兵要稍好一些,士气也要高上不少。

  而军将对于家丁简直就是像是在对子侄亲朋一样,这也是为什么家丁为了将主可以死战不退的原因。

  陈德心中有所明悟,不过也有不少的疑惑。

  蓄养家丁的弊端,大明的将校其实也都知道,但是却都不得不这么去做。

  不说升迁调动之后如果没有家丁跟随,不好统管普通的军士。

  单说军饷这一问题便难以解决。

  他们这些内地的军镇,经年欠饷早已经是常例。

  他麾下的兵额没有足数的原因,也是因为朝廷没有发放足额的粮饷,只够补这么多的兵马。

  而陈望是如何能够养得起这么多的军兵的。

  陈德心中疑惑不解,有心想问。

  不过话到临口,却是被远方的景象重新压了回去。

  就在远处的地平线上,一道不断跃动的黑线正迅速的蔓延过来,从南到北,浩浩荡荡,漫无边际。

  “来了……”

  城楼之上有人轻声说了一句,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着远方的地平线投去。

  城墙之上一众军兵的欢呼声也在这时戛然而止。

  沉闷而又压抑的气氛逐渐在城墙之上弥漫开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道路尽是裹着黑色头巾与长矛的海洋,滚滚犹若玄黑之潮。

  “鸣金,收兵。”

  陈望缓缓抬起了右手,沉着的下达了收兵的命令。

  城外的游骑本来也只是为了一开始的侦查和预警而投放出去的,万民军的大部已到,也就没有必要再在城外游荡了。

  陈望举起了手中的千里镜。

  千里镜中,密密麻麻的万民军军兵犹若腾飞而来的蝗虫一般。

  刀枪如林,镜头之下,是由无数万民军的军卒组成的黑色浪潮,一眼望去漫无边际。

  黑压压的先铺满了洛阳城西的平川之地,接着这股浪流缓缓而动,向着城北和城南的方向汹涌而去。

  一杆高达一丈五尺玄黑色大纛,被一众旗色各异的旌旗簇拥着,缓缓的自地平线上升起。

  旗帜与旗幅同色,用夹绢二幅,长四尺,阔三尺。

  上插珠缨,下接雉尾,长达八尺五寸的玄黑色号带在呼啸的劲风之中不断鼓动。

  旗缨赤红,旗枪银亮,旗面迎风舒展,露出了一个斗大的白字——“信”!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