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八章 该作何应对?_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曹操称王大典传遍天下诸州。

  于西南一隅誉为汉室帝胄的汉中王刘备一方自然是反响最为强烈。

  他能立国的基础就是以宗室身份高举“中兴大汉”的旗帜,外加一道天子刘协私下颁发的衣带血诏。

  这是目前唯一能够名正言顺号召诸众讨贼,行清君侧的合法依据。

  但若是现在曹氏僭越称王,枉顾大汉朝廷,而刘备这方对此不闻不问,作壁上观,

  无疑是会令天下中人觉得“兴复汉室”不过是一句空话,实则不过与江东孙氏,北方曹氏为一己之私的野心家罢了!

  那样势必会让仅存的合法性荡然无存。

  未来开启北伐的战争,只会愈发困难。

  故而,在朝会之上,汉中王刘备公开向麾下朝臣宣布了对曹氏此番举动的反制措施,并指定了由军师将军全权负责。

  诸葛亮的行事效率亦是异常的迅速,

  短短之间的功夫,政令传到了各郡县的官署。

  各官吏无不是纷纷遵循上面指令。

  抄写文书张贴于大街小巷间派人宣讲,

  短期间,益州各地的士民情绪就纷纷被激了起来。

  民怨沸腾的地步!

  “没错,汉中王躬行仁义,我等愿衷心拥护大汉。”

  “是啊,大王平定益州前,境内匪患四起,那时的刘璋除了在成都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外,何曾理会过我等?”

  “但这种现象却在大王入主益州后焕然一新!”

  “政治清明,打击当地恶霸,分发田地予以耕种。”

  “何况,大王一生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半个天下,无不是时刻约束自身,善待于民,”

  “仅凭此点,吾就愿意维护大汉。”

  “我相信,只要汉中王能扫清乱世,必能还天下之民一道太平,”

  “诚如两百载前的光武一般!”

  一道道言语接下来的时日中,不断在益州、荆州等地流传着。

  士民止不尽的相互探讨着,

  甚至,许多青壮参军的热烈之心亦是无比的火热。

  招兵处每日都能够听到浩瀚壮志的言语,

  “还请将军批复我等参军报国。”

  “吾等愿跟随大王,共同剿灭篡夺大汉的奸贼。”

  而随着一封封文书的声讨之下,

  此舆论亦是在渐渐的发酵着。

  刘备一方关乎于曹氏称王的舆论声讨也逐步的传到了其余州郡。

  交州,江东之地,凉州之地……

  边塞地带都几乎是听闻了曹氏称王,自建封国,似有脱离大汉重建秩序的举动。

  不过,除却荆、益二州的民众民怨沸腾外,其余地方基本是持观望的心思。

  众士人都在期待着蜀中是否会大举发兵,予以讨伐,

  单纯的舆论战术声讨可糊弄不了其他呢。

  而在诸葛亮全权统筹舆论战的计划时,

  曹氏方面,也在静静的关注着封王大典后的影响。

  魏王曹操私下召见了董昭,命其着手召集人手以反击蜀中刘备的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