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二 我只管我活着的时候_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但赵军一直没有扩招,百姓就算想报名也没有机会,如今赵国开放报名,各个郡县壮丁几乎争着报名。

  赵国每个地方都有士兵,待遇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是一清二楚,家里只要有一个当兵,一家就不会饿死,如果能够勤劳一点,所有人都能活的很好,如果在军队里立功,那就更不用说了,连县令见了都会和颜悦色的打招呼。

  毕竟县令的爵位可不一定比士兵高。

  特别是赵国不少像代郡这些地方,不喜欢农桑,喜欢舞枪弄棒,走南闯北,听到赵国开放征兵,都激动地跑去报名。

  “多招了养不起啊。”赵括放下笔,叹了一口气。

  他难道不想多招吗,但赵国的生产力是有极限的啊。

  赵国这次征兵的名额只有两万,说白了,就是为接下来战死的将士准备的预备役,而不是扩招。

  赵军的名额就那么多,短时间不会扩招。

  赵军待遇好,天天训练,耗费也大,两万大军的花销放以前能养十万,多了真养不起。

  赵国也是知道这场战争短时间内不会结束,这才征兵,因为若是短时间内结束,赵国会发动新的战争。

  “大王不是可以印钱吗?怎么会养不起?”蔺相如奇怪的说道。

  在他看来,有钱就是万能的,有钱想养多少兵养多少兵,换做别人能印钱,早就拉起来百万大军了,哪像自家君主一样抠抠搜搜的。

  他就想不明白,赵国明明有那么多钱,为什么就是不肯扩军呢。

  “……”赵括有些无语,他确实能印钱,但不是像蔺相如想的那样。

  他发行纸币,最初是为了方便,赵国没有那么多现钱交易,但想要发展,只能用纸币作为凭证。

  并且纸张本身具有价值,就像丝绸,铜铁一样,这才得以被一部分人承认。后来大家发现,纸币也能买东西,并且更方便,这才逐渐流通,向货币转型。

  再后来,纸张价格不断降低,但纸币仍然能按照原来的价格购买物品,人们也习惯了这件事,因为纸币更加方便,特别是对于商人来说,没有人想拉几十车铜板去交易。

  于是,纸币逐渐从纸张本身的价值上剥离开来,成为真正的货币。

  担保人也变成了赵国,

  赵国在用自己的信誉来保证纸币的信誉。

  这件事赵括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前纸币在赵国内部流动的时候,每一钱赵括都要计算清楚了再发行,生怕影响赵国经济,后来各国都认可纸币,他才逐渐大胆起来,每天高高兴兴地收割各国财富。

  特别是秦国开放商业,着实让赵国挣了不少钱。

  不过赵括没有废除铜币,而是在继续铸造铜币,同时储存黄金和白银,若是未来纸币暴雷,赵国还能有替代品,就像大明宝钞暴雷一样,不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直接崩塌。

  当然,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