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买颗白菜搭头蒜_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就顾北一个。为此,李素芬大为不满,按她的想法,顾北应该进京影厂的。可分配的机会只有一次,定了就没法改,档案是随着推荐信一起过去的。不服?那就别去报道,三个月自动除名,然后欢迎加入社会闲散人员的行列。老张是个热心肠,大概是见顾北年纪不大,有意照顾,整个入职手续,全程陪同,顺便还给顾北详细的介绍了一番台里的基本情况。总体上来说,前途一片光明,就是……穷。没错,现在的央视很穷,特别穷,挂着个“央”字,却一点都不高大上。每年上面的财政拨款,根本不足以支撑台里完成预定计划,每每到了没米下锅的时候,只能由台长带队,去广电计财司化缘。顾北听老张一通白话,根本不敢搭茬儿,在他一个新人面前说这些,显然犯忌讳。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老张不光是个热心肠,还是个碎嘴。“往后咱们就是一个组的了,好好干,这里……挺锻炼人的。”顾北信了。看着捏在手里的工作证,一张照片,上面的大男孩儿笑得格外阳光,下面是他在央视的部门和分工情况,再下面有他的名字。文艺部,美工组,顾北。初来乍到,想要表现一下,可根本没机会,这间办公室里就三个人,其中一位请病假,据老张说打过完清明节就没见着,说是病了,其实就是在家等着退休呢。“张哥,咱们部门领导是哪位啊?”楼上楼下的跑了一圈,俩人渐渐熟悉,称呼也从“张老师”,变成了“张哥”,透着亲切。“原先的调走了,新的还没来呢,现在是副台长临时分管。”“咱们每天干什么啊?”老张抬头看向了顾北,那双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仿佛在观察一个稀奇物种。明白了。顾北前世在机关单位,私企国企都混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早从一个愣头青也混成了人精,现在这张青涩的脸,算是伪装。学着老张的样子,拿过一份报纸,倒上一杯茶水,点上根烟。老张欣慰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三件套配齐,下意识的在心里计算起了距离退休还有多长时间。看看,这就是顾北瞧不上这份工作的根本原因。80年代初,电视机都还没普及呢,央视也不是后来的收视巨无霸,三年前才从京城电视台分家出来单干,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也就是用来办公的广播大楼挺气派。顾北有预感,要是这么咸鱼三年,也就别想什么宏图大志了。整整一上午,屁事没有,报纸都快被他给翻烂了,茶杯兑了几次水,早就品不出味儿,从邻居小伙伴家顺来的烟也只剩了半包。“走了,吃饭!”老张倒是很高兴,原本这个办公室就他一个人,现在终于有伴儿了,聊得挺开心,完全体会不到年轻人急于为早日实现四化添砖加瓦的时代紧迫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