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归京(求订阅)_知否:我是袁文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归京(求订阅)

  孙秀才的事情传遍宥阳的时候,让盛家人庆幸不已。

  当孙秀才被革除功名的消息传来,大老太太把盛维又给骂了一顿。

  要不是那日婚宴孙秀才故意难为袁文绍,等婚宴结束,就要托媒人去孙家说亲了。

  要是真的如此,大老太太现在估计都要被气死了。

  好在有盛老太太帮忙说话,大老太太也没有为难盛维。

  不过淑兰的婚事,老太太准备自己亲自做主。

  袁文绍对方航的表现很是满意,虽然手段不怎么光彩,但是他身边正需要一个这样的人。

  正是因为对方航的表现满意,袁文绍跟华兰提了一嘴,觉着方航和淑兰倒是比较配。

  华兰跟大老太太一说,大老太太让人仔细了解了一下方航,对他也很满意。

  方家也是商贾人家,方航还有功名,虽然因为父亲去世耽搁了会试,但是后面还是可以再考。

  大老太太托个媒人去方家透露了一下盛家的意思,方母高兴坏了,本来还没好透的病,也瞬间痊愈了。

  不过方航那边想要遵循古礼,等父亲三年孝期满了再成亲。

  无论方母怎么说,他都不愿意松口。

  大老太太闻言后,不仅没有生气,还觉得方航有孝心,两家直接把婚事定了下来。

  虽说还要等一年多,但是大老太太本就舍不得淑兰,正好可以在身边多留一些时日。

  不过袁文绍大概猜出了方航的想法,他之所以不愿意现在成亲,是因为家里条件太差,虽然娶了淑兰,盛家陪嫁肯定少不了,但是他还是想自己做出一番成绩来。

  给袁文绍做幕僚,他一样可以读书备考。

  等父亲三年孝期满了,距离会试也不远了,到时候他要是能考中,不仅能够光耀方家门楣,也能风光的把淑兰娶回来。

  ……

  大周建国近百年,经过几代皇帝的治理,汴京已经异常繁华了。

  常住人口在百万左右,加上南来北往的商人,和到汴京游玩公干的人,汴京常年人口保持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皇亲贵族越来越多,导致内城住宅越来越稀缺,许多官员都只能住在外城。

  而外城最好的地段,无非是靠近内城的四个城门附近。

  在内城的东城门附近,有个积英巷,这里居住的大多都是三四品的文官,还得是家资颇丰之人才能在此置办的起宅院。

  然而有一户人家例外,那就是前不久调任尚书台任的盛紘。

  虽说尚书台任能够在尚书省行走,经常可以接触到各位相公,但是说到底就是一个六品官而已。

  盛紘之所以能住在这里,不得不说盛老太爷有眼光。

  中了探花郎娶了勇毅侯府大小姐后,便在积英巷置办了宅子,还把左右两座买下来打通,盛家这套宅子倒是比其他人家还要大上不少。

  这也算是老太爷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为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