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这只是略施小惩,还有一个更大的坑_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2章这只是略施小惩,还有一个更大的坑在等着!

  下方的文官们,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

  设置咨政处,由他们代理朝政?

  真没有听错吗?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最大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

  而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离不开处理朝政。

  唯其如此,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受礼教的约束,很少有人敢想帝王宝座。

  但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权相”,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治理天下。

  立功。

  当然,任何一名读书人,一旦成为“权相”,又会遭到其他读书人的疯狂围剿。

  文无第一。

  治理天下的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故而,读书人所希望的,就是皇帝不理朝政,好好做一个道德楷模,做个礼节性的样子就行了。

  天下怎么治理,应该交给我们,而不是皇帝。

  说得好听一点,叫“垂拱而治”。

  说得不好听一点,你当一个“招牌”就行了,我们负责管理国家。

  当然,他们这样想,也不能说全然没有道理。

  毕竟,能进朝堂,成为重臣的人,无一不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

  人中龙凤,精选细选出来的“精英”。

  而帝王,除了第一代开国皇帝之外,后世的皇帝,由于世袭制度的存在,并没有经过大量的筛选。

  遗传学上来说,并不存在什么龙生龙,凤生凤。

  有这样的情况,但只是极个别的例子。

  大多数时候下,后代的智商,都遵循“均值回归”。

  第一代是精英,第二代往往不如第一代,而是泯然于众人。

  全靠继承第一代的遗产,荫庇于第一代之下,才能勉强支撑。

  而普通人的孩子,虽然大多数都极其普通,但总有极个别天赋异禀的。

  真正论个人能力,这些挑选出来的“天赋异禀”之人,自然要胜过没有经过挑选的二代继承者。

  这些二代继承者也许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受过特殊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仍然要远远强于普通人。

  但与“天赋异禀”的绝世天才相比,就很难比得上了。

  而朝堂上的大臣,大多数都有一股傲气,相信自己是天才,远超常人。

  当然,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事实。

  能中科举,再一步步从底层官员升为朝廷大员的人,没有一个简单易与之辈。

  每一个都是人精,每一个都是“老狐狸”。

  但听到朱允熞说出这番话,老狐狸们也坐不住了。

  “太孙殿下此言,下官以为颇有道理。治国之道,重在用人,只要知人善用,简能而任,主政者又何须事必躬亲?”

  刘三吾率先站出来道:“只是设置咨政处,代理朝政,兹事体大,陛下恐怕不会同意。”

  自从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