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还上什么学?_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精神一振,眼睛都亮了:“何馆长,这是……什么意思?”

  何安邦矜持的笑了笑:“当然是从这批瓷器上面发现了新技术、新工艺,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融合了许多少数民族元素……丁院长,你觉得,这算不算得上是‘年度考古最大发现’?”

  怎么可能不算?

  一刹那,丁守义心脏猛的一跳:前些年,国家文物局研究中心在xJ发现了马克留木王朝时期的瓷器。还是相对普通的“釉上彩瓷”,不过融合了一些穆斯林的几何文化,就被评定为“当年考古最大发现”。

  然后连续三年,论文是一篇接着一篇的发,国家级的大奖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拿,经费是一拔接一拔的批。而每次开会,文研中心的人见了同行都是仰着头走路的……

  那这一次呢?

  搁文研中心的那些研究员,估计能把眼睛镶脑袋顶上……

  “不是……这才几天?”吴湘睁圆了眼睛,又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文件,“你们怎么……研究的这么快?”

  仔细算算,这批瓷器运到京城才是上个星期的事情。而且昨天下午双方才通过气,说是国博基本才做好准备工作。

  而仅仅过了一个晚上,突然就有了这么多,而且这么显着的研究成果?

  更关键的是,这是新技术、新工艺,更是首次出土的实物,也别说像文研中心一样,为了申请经费硬是磨磨蹭蹭的拖了三年。少些算,想研究透彻,怎么也得以“年”论吧?

  “吴教授,这只是大致范围!”吕本之笑着提醒,“当然,我也看过,几位瓷器方面的馆员也看过,基本都认同这几个论点,所以如今就剩论证了……”

  我当然知道这是大致……不对,这哪是范围,这完全就是中心论点。

  学术研究三大步骤:

  一、确定范围与内容,

  二、确定中心论点,

  三、论证!

  所以说,这虽然只是薄薄的一页纸,却已经将这个项目的工程量完成了一大半,而且是最难的那一部分。

  就好比挖矿:寻找金矿的大致范围、以及确切位置才是最艰难的,剩下的无非就是挖……

  “谁发现的……哦,还有……”丁守义同样有些怔,“这三个论点,又是谁总结的?”

  何安邦和吕本之都没说话,包括十数位馆员。但动作却出奇的一致,全都看着李定安。

  而一瞬间,时间都好像停滞了一样。

  不论是丁守义、还是吴湘,或是四位教授,以及高胜东、白如,更或是七位同学,一个赛一个的懵逼。

  这些论题,全是李定安独立完成的?

  不然故宫和国博的人不会是这么一副表情。

  “嘶”的一声,吴湘猝然醒悟,“什么时候发现的?”

  李定安叹了一口气:“就昨天!”

  这是实话。

  wLmq的时候,他发现这批瓷器用的是珐琅上色,还是釉上彩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