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0章 降价与否_我的皇帝父亲会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宜州有很多的中小型世家进项都依赖于白糖。

  毕竟白糖从前被宜州垄断,有着这么一个大优势在,那些宜州的中小世家根本就不会选择去干别的营生。

  他们只需要揽地收人,种柘,制糖,然后每年就能收获大批的财富。

  就因为所有的宜州世族都有相同利益在,所以他们才会死守着糖方不肯泄漏,定制高昂糖价获取不菲利润。

  但现在大家坐着收钱的局面却干不成了。

  因为朝廷出手了。

  朝廷这一出手,就是直接将宜州的高价糖焊死在阁楼上,除非他们降价,不然根本就不会有百姓买账!

  不降价就意味着没钱,没钱就意味着生活质量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了那还怎么维系一个世家的门面?!

  当世家没有偶像包袱的?

  他们有!

  一个个包袱比谁都重,为了维系世家门面,每个世家子弟的吃穿用度,屋舍出行那都是金玉堆砌出来的!

  这些要没有银子打点那根本就是扯淡!

  一个普通的世家,一日花费得用千两来计算,一月最少便是三万,这要是没钱进项,那些依赖白糖为生的中小型世家,很多都得直接泯灭破产。

  但大世家却不一样。

  能成为大世家的,门下产业肯定不止一处,他们深谙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譬如四大门阀,但白糖于他们而言也是至关重要,没了白糖这一进项,对四家而言也是要伤筋动骨的。

  有心慌的人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难道真要降价,降到跟官府一个价?”

  他们卖的白糖要比米价贵十四、五倍,而官府定的价格,却是要比他们定的价格便宜近一半!

  官府都如此定价了,更别提那些买了糖方的商户,为了能卖的多点,一个个定价只会比官府更低!

  哪怕定的是最低糖价,走个薄利多销的路子,商户们都能大赚特赚!

  若非胶州那边如此,他们也不至于才一月,家家入项都惨不忍睹。

  有的人胆子小,有的人胆子却大。

  一想到要如此憋屈得被朝廷强迫降价,就有人嚷嚷着搞事。

  “官府简直欺人太甚!我们糖卖的好好的,他朝廷凭什么断我们财路!既然他们不仁,我们干脆也不往其他州卖糖就是!去大梁,去北胡,我倒要看看,区区一个胶州,能有多少糖供大魏百姓用!”

  觉得憋屈恼恨的不在少数,他们大多都是主要营生是白糖的小世家家主,个个都觉得朝廷此举无疑是在挖他们祖坟,逼他们去死。

  “说得对!朝廷卖糖的时候独独忽略了宜州,不就是防着我们,想要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强逼我们降价吗?我们偏不降!白糖也不往大魏走了,直接卖去大梁!”

  “说的有理,我这回去就叫人把其他地方的铺子都关了,把糖给运回来!呵,不买我们的糖,那我也不稀得卖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