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01章 摸骨机会管够,言传身教_苟在诊所练医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干与下肢交界处。

  这个地方没法用局麻。

  不像手臂,可以直接臂丛神经麻醉。

  髋关节手法复位多采用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

  徐医师已经让护士请麻醉医生过来了。

  必须提一下,硬膜外麻醉并不是腰麻。前者常用,后者应用较少。

  因为腰麻有可能损伤脊神经。

  甚至有可能造成局部感染。

  因为副作用比较强,医生们本着趋吉避凶的原则,鲜少使用腰麻。

  麻醉医生到场后,迅速安排麻醉。

  “来,把患者抬到治疗床上。”

  徐医师指挥着李敬生与陈医生一起把患者抬到治疗床上。

  这种治疗床是加固的,特别结实。

  要比正常的病床略高一点点。

  应该是为了便于正骨操作。

  相对来说,硬膜外麻醉比全麻要安全很多。操作也更便捷一些。

  麻醉医生与护士配合操作时显得非常谨慎。

  穿刺成功后,先给入少许试验剂量。

  然后耐心等待,严密观察患者。

  过了足有十多分钟,询问患者没有腰部麻木现象,这才大量注入足量麻醉药剂。

  李敬生在旁边看着他们操作,心中十分羡慕。

  看似轻松的穿刺,实际上风险重重,技术含量也是极高。

  别看麻醉医生们一个个沉默寡言,异常低调,但是他们在手术中被称之为患者的生命守护神。

  自古以来便有着主刀治病,麻醉保命的说法。

  术前风险评估,麻醉医生有着否决权。

  主刀认为这台手术可以做,麻醉医生认为风险太大,那就只能放弃。为此,会诊室内经常会传出主刀与麻醉医生的争吵声。

  其实他们是一对亲密战友。

  “老余,差不多了吧?”

  徐医师询问麻醉医生。

  “嗯,行了。”

  叫老余的麻醉医生四十岁左右,脸上全是络腮胡子,个子有一米八左右,挺高的,但是并不壮实。

  从进来到现在,总共说过的话只有四句。

  “要做硬膜外麻醉的是他吗?”

  然后给患者检查、评估,护士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与基础疾病。

  “没问题请家属签个字。”

  “给你实施麻醉过程中一定不能动。”

  这就是麻醉医生进来后说的四句话。

  李敬生总觉得很多不爱说话的麻醉医生是在工作过程中长期高度紧张,然后出现了精神与心理疾病,才会面容冰冷,不爱多言。

  当然,这话是绝不敢当着人家麻醉医生的面说出来的。

  徐医师走到病床左侧,对李敬生与陈医生道“对于这种髋关节I型损伤复位,需要先松弛肌肉,接着进行麻醉,然后才能进行手法复位。”

  “复位时让患者仰躺在病床上或者地上都可以。陈医生,你在旁边用双手按住患者,固定他的身体。”

  “好嘞!”

  陈医生总算有了一点存在感,脸上也露出高兴的笑容。

  髋关节复位别说是他,就算是科

  请收藏:https://m.see9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